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冠心病吃哪些药好

发布时间:2020-03-2061911次收听

语音内容:

由于不同原因引起冠心病,在治疗其他原发病的侧重上也不同。冠心病治疗包括抗凝规范化治疗,比较认可的是双抗、阿司匹林和波立维等药物治疗,可防止血栓形成,防止突发心肌梗死。

糖尿病后继发冠心病,对于血糖的控制就非常重要。由于长期高脂血症引起冠心病,在治疗过程中降脂非常关键,降脂药由于高脂的指标不一样,选择药物也有不同,如果长期高血压患者,继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对于血压的控制至关重要。把血压控制在相对比较合理的区间,高血糖患者、糖尿病患者,对于治疗糖尿病就特别重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冠心病人吃什么好
冠心病患者可以适量吃燕麦、深海鱼、西蓝花、黑木耳、坚果等食物,也可以遵医嘱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硝酸甘油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等药物。建议及时就医,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合适的药物,并做好饮食调理。
02:29
通心络胶囊效果怎么样
通心络胶囊是一种中成药,对冠心病、心绞痛、心肌缺血、心梗、脑供血不足、脑梗等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通心络胶囊由人参、全蝎、水蛭、赤芍等12味中药组成,具有益气活血、通络止痛的功效。能够降低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还能有效保护血管内皮功能,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修复,抑制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稳定缩小斑块,减少心肌梗死、脑梗死的发生。从而有效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心肌缺血、脑供血不足、脑梗死、血管性/老年性痴呆等心脑血管疾病,起到保护心脑血管组织的作用,达到防治结合的效果。该药采用超微粉碎技术,更易透过血脑屏障,药效更显著,可以疏通血管,快速改善胸闷胸痛、头晕头疼等症状;它可以降脂抗炎,保护内皮,稳定斑块,能有效、全面防治冠心病、心梗、脑梗等心脑血管疾病;它获得多部指南与专家共识推荐,纯中药制剂,安全性良好,长期服用效果好,并且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四项国家大奖,疗效可靠。当然,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除了使用药物,还需要做好日常护理,生活中应该保持放松、愉快的心情,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适当进行散步、瑜伽等运动,这些都有助于更好地改善病情。
02:32
预防冠心病应选择什么饮食
预防冠心病应选地中海饮食结构中的饮食方式。以谷物和大量蔬菜为主要营养摄入,同时预防冠心病,重点要关注吸烟、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肥胖这些危险因素。地中海饮食结构,以谷物和大量蔬菜为主,辅以天然的水果以及坚果类,对于蛋白质建议服用少量的鱼类和低脂乳制品,限制食用含胆固醇高的红肉。这种地中海饮食结构能够实现冠心病患者的低脂、低盐和低油脂摄入,尽量摄入不饱和脂肪酸,能够降低胆固醇水平,能够改善冠心病患者发生风险的重要饮食结构。
如何辨别冠心病初期有什么表现
通常冠心病的初期症状是指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导致的传播疾病变。常见的冠心病的初期症状都有哪些呢?接下来是专家对冠心病的初期症状的详细介绍。冠心病的初期症状有哪些呢?下面是专家对冠心病的初期症状的介绍:(1)主要发生在乳房部以外,现象为头痛、牙痛、咽痛
胸闷气短怎么回事
胸闷气短这两个症状不具有非常典型性,这是非常普遍的心脏系统和呼吸系统相关疾病都可以引起。胸闷气短在临床上要鉴别它是心脏来源还是呼吸系统来源症状。一般由心脏方面引起可以见多个疾病,不是一个单一的疾病,比如心功能不全患者近期出现心衰加重,或者是不稳定心绞痛、快速心率失常,亦或者是某些心肌病、瓣膜病都可能出现胸闷气短症状。在呼吸系统当中比如老慢支、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支气管扩张、肿瘤,患者也会出现胸闷气短症状。一旦出现胸闷气短,临床还要鉴别患者是在运动时还是在静息状态下出现。比如病人坐着就胸闷气短时,医生还需关注他夜间有没有胸闷气短,夜间能不能平卧。患者把这个情况都注意到之后要及时去门诊就诊,给医生提供更详细一些疾病发生临床特征。
语音时长 01:20

2020-03-19

53378次收听

什么是冠心病
冠心病称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其实是统称,冠心病,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冠状动脉痉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顾名思义,是由于动脉硬化所导致的,它会引起冠脉的狭窄或阻塞,亦或是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甚至进一步的引起心肌细胞的损伤坏死,发生比较常见心绞痛的表现;甚至当冠脉血供闭塞时,会导致心肌细胞的坏死,出现最严重的心肌梗死的表现,同时也会并发出现一系列的心衰、恶性心律失常这样的表现。所以冠心病应该高度的引起广泛的重视,目前是由于整个人口老龄化和一些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这样的改变,患者的一些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都是冠心病的易发因素,尤其是吸烟和饮酒这样的不良生活方式,都会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语音时长 01:27

2020-03-18

60954次收听

什么人不适合冠心病介入治疗
患有冠心病以后因为会容易出现冠状动脉对心脏供血问题,从而产生心肌梗塞或者是心绞痛等问题。进行冠心病介入治疗是对冠心病的有效治疗方式。但多支血管病变,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以及轻度冠心病不适合介入治疗。
冠心病介入治疗是什么
冠尽管病介入治疗是通过微创手术,将器械输送至局部进行手术。从而达到不开刀达到扩张血管的目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是通过外周的血管,将需的器械送到心脏的血管,也就是冠状动脉。这些器械也包括导管,导管可以打造影剂,帮助看到狭窄的位置,还可以帮送球囊、包括支架。送进球囊后使狭窄的血管用球囊扩张,通过支架植入使狭窄的血管撑开,达到血流通畅的目的。同时这些器械需要用导丝引导送至血管的远端。导丝、导管、球囊、支架是常用的心血管介入器械。目前介入治疗已经有了几十年的长足的发展,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但建议要到心血管的专科门诊找有经验的医生进行评估,看是否需要介入治疗,由专家决定需安排哪一种介入治疗。
语音时长 01:57

2020-02-27

53014次收听

01:46
冠心病会出现哪些症状
冠心病的症状就是会出现胸闷、憋气,运动的时候,心前区压榨样疼痛,放射到左肩甚至是后背的疼痛。冠心病就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病人一般都是血管狭窄,不是血管堵塞,如果血管堵塞就是急性心肌梗死了。现在的诊断是以冠脉的狭窄大于百分之五十作为冠心病,小于百分之五十,一般情况下不诊断冠心病,如果病人有明显的在运动和氧耗量增加的时候,出现心绞痛的症状,也考虑冠心病。
01:40
冠心病原因
冠心病的原因包括: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缺乏运动等。此外,年龄以及性别因素也是诱发原因。冠心病是目前心血管疾病中非常常见一类疾病,是由多种因素综合导致。临床上已知许多疾病是危险因素,但直接导致冠心病发病的原因尚未明确。常见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缺乏运动等,这些都可促进患者动脉硬化,最终发展为心肌缺血即冠心病。虽然年龄、性别这些危险因素不能改变,但是血压血糖血脂还有吸烟都是患者自己可以控制的因素,因此患者在这些方面应该多加注意,控制疾病的发展。
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注意事项
冠心病治疗包括很多种,包括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还有再灌注治疗。再灌注治疗里包括冠脉介入治疗。冠脉介入治疗,尤其是对中度以上冠脉狭窄病人,介入治疗是非常好的一种治疗方法。介入治疗,它最大优点就是来的快,见效快,病人主观感觉恢复得也特别好,能够达到永久或者长期冠脉再通目的。介入治疗有它的优点,但是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在介入治疗之后,病人有几点必须要注意。第一,做了介入的病人,要按指南或者是按医生嘱咐,要坚持吃一些药物。比如抗血小板药物、调脂药物、β阻滞剂等介入之后药物治疗。第二,生活方式一定要进行调整,做到降脂、减肥、心态平和,增加运动等。
语音时长 01:38

2019-12-17

58450次收听

冠心病应注意哪些
冠心病应注意坚持运动,饮食上要进行控制,注意情绪,重视心理问题。心绞痛一般是由于冠心病引起,而对冠心病病人而言,疾病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心绞痛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病,对于冠心病病人在中药治疗的同时,还需要患者日常配合。一,一定要坚持运动,每天最好连续运动超过40分钟。二,患者在饮食上要进行控制,以蔬菜为主,米、面这类的主食要适当的减少摄入量,且要少吃肉类。三,患者一定要注意安全,冠心病病人通常不发病时没有症状,但危险性依然存在,所以患者一定要注意安全,硝酸甘油一定都要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患者不能着急生气、不要跟人吵架,在这种状况下很容易发病,同时患者在日常的生活中,要注意做事不要太急、动作不要太大,一定要缓慢,这样可以避免心绞痛、心肌缺血发作。四,冠心病病人一旦确诊以后,通常都会合并有心理问题,对有心理问题的患者一定不要回避,而是要正确的面对,患者出现心理问题通常会变得敏感,会把身上点滴的症状都跟冠心病相关起来,性格可能也会发生改变,甚至病人会出现失眠的情况。所以,病人一定要重视心理问题。
语音时长 01:28

2019-11-28

54074次收听

心口窝疼是怎么回事
心口窝疼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症状,会给患者带来比较大的痛苦。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生理性原因有精神过度焦虑以及吃饭吃得太饱;病理性的原因包括了心绞痛、肋骨软骨炎以及胃食道反流。
冠心病吃什么中成药好
上了年纪的人,容易出现心脏方面的问题,冠心病就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患上冠心病以后,可以吃一些中成药调节,像黄芪通痹汤,通脉宁心汤,舒胸益气汤等,调理的作用都非常不错,还可以使用一些益气养阴的方子进行调节。
02:02
冠心病饮食
冠心病患者饮食中应均衡搭配,摄入过多的油腻食物会加重病情,可以少量摄取,一定要掌握好度,另外,专家还特别强调,对于宣传的某些可以预防高脂血症,冠心病的食品,食用过多反而存在危险。需谨慎使用。最好在医生的正确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