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慢性鼻炎头痛怎么回事

发布时间:2021-01-2196817次收听

语音内容:

慢性鼻炎是有可能出现头痛的。

这是因为慢性鼻炎长期刺激双侧鼻甲黏膜,从而导致鼻塞现象,因此会出现相应的头痛或头晕。身体免疫力下降或者是神经受到损伤,也会因为慢性鼻炎而出现头痛现象,如果疼痛现象比较明显,则需要到专业耳鼻喉科进行相应的检查,一般会进行鼻腔检查和神经检查两项。检查过后会提供一些消炎止痛或者是调节神经的药物来治疗头痛。

建议在生活中保持正常的作息生活习惯,还要保证室内通风,饮食上也要以清淡为主。为了提高慢性鼻炎患者的身体机能可以多吃一些维生素片,多吃一些豆制品,鱼肉和富含微量元素的食物,人体免疫力提高,头痛也会得到很大的缓解。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如何正确的治疗慢性鼻炎
慢性病没有季节性,而且儿童成人都可以发病,比较常见的就是青少年。诱发慢性鼻炎的原因有很多,如果患了急性鼻炎后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那么很有可能会转化为慢性鼻炎。慢性鼻炎想要根除比较困难,但是可以通过相关的药物控制或者一些生活习惯来正确治疗慢性鼻炎。治疗慢性鼻炎时,首先要排除其他身体疾病,然后才可以进行局部用药。日常生活中要加强身体锻炼,提高身体机能,增强抵抗力,这样可以大大降低慢性鼻炎的复发。同时要注意季节的变化,冬季灰尘比较大的时候,或者春季花粉较大的时候,出门要戴口罩,避免因粉尘或者花粉而诱发慢性鼻炎。
语音时长 01:01

2021-01-21

105156次收听

有慢性鼻炎适合吃什么
有慢性鼻炎的人在饮食方面一定要多加注意,避免引起鼻炎发作,建议可以尝试以下几种食物,第一、青菜,青菜中富含丰富的维生素族群,能够满足人体对于微量元素、维生素的需求,能够提高人体的抵抗力,从而减少鼻炎发作的频率。第二、高纤维的食物,例如玉米、黄瓜等等,这些食物富含丰富的植物纤维,可以缓解便秘的情况,促进排便,能够减少上火的情况,避免鼻部发炎。第三、富含高蛋白的食物。例如鸡蛋,鸡肉等等,这些都能够给予身体蛋白质的提供,有效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免疫力提升之后就能够有效抵抗感冒等流行病,减少诱发慢性鼻炎发作的因素。
语音时长 01:04

2021-01-21

91838次收听

慢性鼻炎的好发人群有哪些
慢性鼻炎好发人群为身体抵抗力过差者、长时间生存在不良环境中者及患类似慢性扁桃体炎、糖尿病等疾病者。
慢性鼻炎检查
慢性鼻炎检查:前鼻镜的检查,另外会进一步做鼻内窥镜的检查,鼻内窥镜检查判断是否是有鼻甲肥大,是否有鼻中隔偏曲,是否有过敏性疾病,这些都是导致鼻塞、流涕的症状的表现。区分这些诊断需要通过鼻内窥镜进行检查,如果发现鼻黏膜的颜色有过敏性鼻炎的特点,如说鼻黏膜水肿、苍白、鼻腔内看到大量的清水涕,还建议配合进行一个过敏原的检测,这样来排除是否有过敏性鼻炎的因素。如果单纯性的鼻塞进行内窥镜的检查,看看有没有下鼻甲的肥大,有没有鼻中隔的偏区,另外排除鼻窦的疾病,通过这些检查就可以明确诊断,明确诊断以后才能有明确治疗方案。如说单纯性地鼻甲肥大、鼻中隔没有偏区,就可以采取保守的药物治疗。先进行一个观察,如果确实反复多年,鼻甲黏膜是形成这种特别肥大、暗紫色的充血或者桑葚样的改变,应用药物效果不太明显,或者是长期使用减充血剂使鼻腔造成黏膜弹性降低的药物性的鼻炎,也会出现这种鼻塞的症状,就可能需要采取这种手术治疗方法。所以说如果出现鼻塞、鼻堵、慢性鼻炎的这种情况,需要到医院进行明确的检查以后,再选择治疗方案。
语音时长 02:03

2020-02-24

50780次收听

02:59
慢性鼻炎的预防
慢性鼻炎分为慢性单纯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多半是由于急性鼻炎转化而来。如果经常感冒,其实就是急性鼻炎,会出现鼻塞、流清涕、打喷嚏,继而转化成粘鼻涕,白粘鼻涕或黄脓鼻涕这样逐渐演变的过程,当反复多次或短期内多次发作以后没有及时治疗,会转变成慢性鼻炎。首先可能会出现慢性单纯性鼻炎,即下鼻甲充血、肥大,此时积极干预,比如鼻腔冲洗,口服通窍中成药,外用鼻喷剂等,都可以缓解鼻腔充血肥大的情况。如果长时间不干预,症状逐渐加重,形成慢性肥厚性鼻炎,黏膜充血明显,出现桑葚样状态,此时保守治疗方法效果不理想,要到医院进行诊断,如有鼻中隔偏曲的因素,需要手术矫正的方法治疗。
02:44
慢性鼻炎的症状有哪些
慢性鼻炎主要是由于急性鼻炎迁延不愈、反复发作逐渐转化形成,是一个长期演变的过程,症状主要以鼻塞为主。前期以交替性鼻塞为主要表现,随着时间和症状的加重,可以变成持续性的鼻塞。持续性鼻塞会出现两侧鼻腔都不通气,特别在夜间,平卧以后,力量平衡在全身,不像站离时重心在中间位置,鼻腔的粘膜血管更加充盈,此时鼻塞的症状会给增加严重,所以慢性鼻炎的鼻塞一般在夜间卧床时更加明显,白天减轻。如果不及时干预或长期不处理,随着时间的增加,座位或直立位的话,堵塞的情况也会逐渐加重。另外,鼻中隔偏曲也是慢性鼻炎的一个原因,所以观察是否有鼻中隔偏曲也是重要的排除病因的因素。
02:02
慢性鼻炎鼻塞怎么办
慢性鼻炎造成的鼻塞,可以通过剧烈运动、洗热水澡等物理治疗的方法得到缓解。有一个人鼻塞,在长期使用减充血剂后,引起了药物性鼻炎,鼻塞加重。医生建议他多做剧烈的运动,而且要选择能够大量出汗的运动,因此他结合自己的喜好选择了打篮球。一个月之后复诊,他告诉医生,他的鼻塞症状有明显的缓解。除了运动之外,治疗慢性鼻炎造成的鼻塞,还可以使用鼻用激素和口服的黏液促排剂。实际上用运动的方法缓解鼻塞的症状,效果甚至比药物控制的效果还好。因此,如果得了慢性鼻炎,出现鼻塞的症状,首选使用剧烈、易出汗的运动,洗热水澡等物理治疗的方式进行缓解,同时可以配合使用鼻用激素和口服的黏液促排剂。
02:21
慢性鼻炎吃什么药
慢性鼻炎常用鼻喷激素、鼻腔冲洗和口服的黏液促排剂,还可以使用中成药,霍胆丸、鼻炎片,过敏性鼻炎可以使用口服或者鼻用的抗组胺药,以及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慢性鼻炎分为过敏性的和非过敏性的,总体来说鼻腔冲洗可以作为一线治疗方法。此外,鼻喷激素和口服的黏液促排剂也是最常用的方法。慢性鼻炎除对因治疗之外,还可以选择局部治疗。比如剧烈的运动、针灸、减充血剂、洗热水澡或者理疗等方法都可以的缓解慢性鼻炎的症状。鼻喷瓶激素是治疗慢性鼻炎最常用的方法,而且副作用非常小。
慢性鼻炎怎么治
慢性鼻炎是一种存在于鼻黏膜及黏膜下层的慢性炎症。在成人中发病率相对较高,幼儿中发病率相对较低。慢性鼻炎和患者的生活环境、从事工作、家族遗传等都有一定的关系。急性鼻炎反复发作,也可能转变成慢性鼻炎。由于慢性鼻炎存在复发性,治疗上有一定的困难。症状比较轻的患者,可以考虑服用一些中成药进行治疗,如蒲地蓝口服液、银黄颗粒等。如果有感染情况出现的患者,可以遵医嘱口服一些抗生素,如头孢、阿莫西林等。症状比较严重的患者,可以考虑静脉滴注治疗或者雾化治疗。药物治疗没有明显效果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慢性鼻炎对身体伤害较大,影响正常生活,患者常感觉鼻塞、鼻痛、嗅觉下降,全身表现为四肢乏力,酸痛。慢性鼻炎患者在生活中要多加注意,戴好口罩出门,注意防寒保暖,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语音时长 01:34

2019-12-17

54262次收听

01:48
鼻子有异味怎么办
鼻腔有异味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自己觉得鼻腔总是闻到臭味;另外一种情况是别人走进你的时候会闻见你鼻子周围有臭臭的味道。有两种情况,那么不管是哪种情况,都是鼻腔发生了一些特殊的化学变化产生了臭味,那么就应该到医院及时就诊。常见的因素有:鼻炎,鼻炎长期的分泌物储留会造成异味或者鼻腔分泌物偏脓性或者厌氧菌感染;另外真菌性的鼻腔分泌物也会出现鼻腔臭臭的;还有萎缩性鼻炎会在鼻腔形成很多的干性的结痂物,这也会有异臭的味道,鼻腔特别干燥的时候也会发生,所以还要及时就诊明确诊断。
慢性鼻炎会引起耳朵闷堵吗
鼻炎的发病率高,影响着每一个患者的呼吸。生活中也时常能见到鼻涕莫名其妙流出来的尴尬现象,让人十分难为情。当然难为情还是次要的,慢性鼻炎所带来的危害是严重又漫长的。慢性鼻炎可引起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听力会有所下降,耳朵总是有种闷堵的感觉。
慢性鼻炎症状是什么
慢性鼻炎包括这几个类型,一个慢性单纯性鼻炎,一个是慢性肥厚性鼻炎。慢性单纯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主要的症状仍然是鼻塞。有的人是交替性鼻塞,有的人是持续性鼻塞。一般单纯性鼻炎是交替性鼻塞,比如说,躺在床上往左边躺右侧的鼻腔,就是上面的鼻腔就通气儿,再反过身来,往这边躺的时候就是下边的鼻子堵上了,然后上面的鼻子通气,这呈交替性鼻塞。另外还有一个更加严重的就是慢性肥厚性鼻炎,就是持续性鼻堵,它会随着鼻炎的进行性加重,它可能会先期出现的是慢性单纯性鼻炎的症状,然后会进一步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加重可以形成慢性肥厚性鼻炎,就造成持续性鼻塞的一个症状。
语音时长 01:09

2019-11-05

66118次收听

慢性鼻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鼻炎是影响着很多人的一个比较常见的一个问题,很多鼻炎患者经常性的呼吸难受,特别是遇到感冒,就更是一言难尽,其中慢性鼻炎更是普遍,慢性鼻炎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通常可以通过饮食治疗、药物治疗、运动治疗等方法来进行缓解症状。
什么是慢性鼻炎
慢性鼻炎就是鼻粘膜的慢性炎症,它的症状会超过三个月。单纯的慢性鼻炎,也分为交替性和间歇性的,患有慢性鼻炎以后,可以通过药物进行减轻症状。鼻炎一般是平时不注意卫生导致,比如有的人经常挖鼻孔,感冒以后没有及时治疗,所以时间久了就会成鼻炎。尤其是在变化季节的时候,鼻炎就会加重。
慢性鼻炎吃什么药
慢性鼻炎患者可以应用中药辨证治疗,比如服用苍耳子散加减,桑菊饮合苍耳子散加减,温肺止流丹加味,参苓白术散加味等中药方剂治疗;也可以应用糖皮质激素,减充血剂,抗生素等西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