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宝宝感冒初期能吃小儿珠珀散吗

发布时间:2022-10-28168305次收听

语音内容:

宝宝感冒的初期是可以吃小儿珠珀散的。

感冒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外感性疾病之一,本病发病率占儿科疾病首位,除了4-5个月以内小儿较少发病外,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小儿,婴幼儿更易发病。感冒又称之为伤风,属于普通感冒,主要是因为感受风邪,病邪轻浅,以肺系症状为主,不具备流行性;而时行感冒又称为流行性感冒,是因为时邪病毒,病情较重,具有流行特征。

小儿感冒大部分是因为食重、上火、受凉引起的,易于出现夹痰、夹滞、夹惊的兼夹证。在感冒初期表现为咽痛、鼻塞、咳嗽、流鼻涕等,小儿珠珀散是儿童专用药,具有清热化痰、消积安神的功效,成分安全,周岁内小儿亦可服用,。其中羊肠枣具有清热定惊、豁痰定喘的功效;珍珠、琥珀、冰片具有安神开窍,镇心定惊、清热止痛的功效;甘草具有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等功效,相互作用下,对治疗宝宝风热感冒,具有较为不错的效果。能有效缓解感宝宝冒初期的症状。同时对食重、上火、受凉也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02:24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能退烧吗
1、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是能退烧的,适用于缓解儿童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如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2、小快克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中所含的对乙酰氨基酚能解热镇痛,人工牛黄可以清热解毒,马来酸氯苯那敏能抗过敏,三者协同则能缓解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等情况引起的发烧、打喷嚏、头痛、鼻塞等不适症状。而且该药物的用量比较明确,针对小孩的不同体重、年龄段确定了对应的用量,使用起来方便,容易掌握用药剂量。
02:24
小孩感冒吃什么药
通常情况下,小孩感冒大多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其中流感病毒感染往往更为多见,另外,小孩感冒也可能与细菌感染有关。一、针对普通病毒感染,一般没有特效抗病毒药物,只能通过对症处理缓解症状。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是有特效药物可以进行治疗的,该病具有传染性强,变异快、发病率高的特点。二、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普通感冒:患者多伴有鼻塞,黄脓鼻涕、咳痰等症状。对症处理包括生理盐水清理鼻腔,口服化痰药物,雾化等。针对细菌感染,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致病菌类型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
儿童感冒发烧能吃小儿珠珀散吗
临床上可以使用小儿珠珀散治疗,该药由羊肠枣、甘草、茯苓、麦芽、天竺黄、珍珠、金银花等多味中药构成,其中羊肠枣、防风、金银花等具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疏散风热等功效,能有效缓解感冒发烧的症状,而茯苓、甘草、麦芽等具有益脾和胃、补脾益气、行气消食等功效,可调理消化道功能,对感冒发烧伴发的胃肠道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语音时长 01:48

2022-11-25

10032次收听

01:58
家长如何判断宝宝感冒,气管和支气管有没有发炎
家长不好判断孩子是感冒还是气管炎,需要专业医生诊断,必要时还需要借助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才能确诊。小孩气管发炎,会出现一些前兆表现,如咳嗽加剧、咳痰增多,有的发烧有的不发烧,精神开始出现萎靡,食欲不好,尤其是经常患有气管炎或支气管炎的小孩,用药三天不见好转,需要考虑气管和支气管炎的可能。如果早晨起来,咳嗽加剧,白色泡沫痰增多,或者呈脓性黄痰,或痰中有血丝,甚至有喘息感,提示有气管、支气管发炎的征兆,需及时就医。如果孩子的免疫力尚好,且不经常输液、打针的孩子,在轻度气管炎、支气管炎时,可服用小儿肺热咳喘颗粒治疗。
02:26
鼻子流清水是感冒吗
鼻子流清水不一定是感冒。鼻子流清水医学上叫流清涕,常见于病毒性感染后,感冒表现为流涕、咳嗽、发热、颈项僵痛,它是感冒当中的一种症状。但也有孩子的流鼻涕与感冒无关,一年四季早晨起来就会流清鼻涕,躺下后就会流清鼻涕,伴随打喷嚏、揉眼睛,这是比较典型的过敏性鼻炎导致的流清涕,与感冒无关。还有的孩子因为感冒后会引起过敏性鼻炎,流清涕恢复的时间就比较长,一般感冒一周左右所有症状都会逐渐缓解,但有的孩子感冒后,流清涕持续两周甚至更长时间,这时要考虑孩子是否存在过敏性鼻炎。
宝宝感冒咳嗽可以吃火龙果吗
宝宝感冒咳嗽期间可以吃火龙果,火龙果里面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宝宝适当吃一些火龙果,能满足身体所需的营养,帮助身体提高抵抗力,有利于感冒恢复。但宝宝感冒期间,如果出现腹泻的症状,就不建议再吃火龙果,因为火龙果籽可以促进肠道蠕动,会使腹泻更加严重。宝宝感冒期间,家长要特别注意宝宝的饮食,要以清淡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主,不要让宝宝进食太多油腻的食物。感冒大多是由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导致,需要通过抗生素类药物或抗病毒类药物进行治疗,具体的用药,要在儿科医生指导下服用。
语音时长 01:04

2021-06-09

71221次收听

宝宝反复发烧吃什么药
宝宝反复发烧,具体的用药需要根据病情来决定。如果宝宝反复发烧是由于感冒所引起,这种情况可以口服抗感冒类药物或者消炎类药物进行改善,只要原发病得到根治,发烧就会逐渐缓解。但是需要注意,如果发烧持续性存在或者有持续高烧不退的情况,需要及时在医生的指导下配合退烧类药物一起使用,避免持续高烧对孩子的大脑造成影响。如果反复发烧是由于腹泻所引起,在使用消炎药物进行治疗外,还需要配合止泻类药物一起使用。具体的用药建议患者最好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咨询一下医生,建议医嘱进行使用。
语音时长 01:08

2021-05-20

60529次收听

科学预防小儿感冒
由于季节的交替和现在气候变化的无常,导致现在是流感的高发期,尤其是小孩,小孩的抵抗力低下,再加上小孩的免疫系统对病毒的抵抗力低,只要有病毒的侵袭就感染上感冒,使家长忧心忡忡。因此,小儿如何预防感冒的侵袭成了家长最关注的话题了,在此就简单的介绍下。
小儿感冒中医食谱
宝宝处于免疫功能低下状态,容易反复呼吸道感染。一到换季,这类宝宝就很容易反复感冒发烧。宝宝在生病期间,往往会食欲不好,这个时候应尽量避免吃生冷或冰冷的食物,以免这些食物对宝宝的口腔与呼吸道粘膜造成过度刺激,下面就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些吧。
小儿感冒发作机制有哪些
很多人以为小孩就是因为受凉才感冒,其实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罢了。户外活动过少,先天不足都会导致孩子身体容易出现感冒的情况,对孩子的身体造成严重的危害,也让父母跟着担心,影响到正常的生活。那么,小儿感冒发作机制有哪些呢?
小儿风湿热怎么回事
小孩风湿热其实是一个专有的病名,并不说是感受风和热。风湿热一般来说是指专门的一种溶血性链球菌,一般属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以后产生的临床的发热,同时伴有关节疼、皮肤结节,甚至有心脏炎这一系列的,然后查血里边有抗O(ASO)增高,血沉增快。所以风湿热往往在临床上不是像一个感冒能够马上确诊,它得有一定的病程,然后有一定的实验室相关检查才能确诊的。它的治疗也不像普通的感冒,它往往是要加像青霉素,还要用一些阿司匹林类的药来治疗的一个病。这个病一般在临床上现在并不多见,因为随着抗生素的用得广泛,风湿热现在儿科已经越来越少见了。因为比较少见,所以有时候往往又被忽略。所以如果小孩发烧,尤其是长期反复发热,然后又有关节疼痛,又有舞蹈病,又有皮肤结节,都要往这方面考虑。
语音时长 01:28

2020-03-09

60408次收听

个子矮小的原因
导致个子矮小原因比较多,很多疾病都可以导致孩子身材矮小,主要包括内分泌疾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染色体异常或基因异常疾病、遗传因素、营养障碍或有基础疾病以及特发性矮小等因素。1、内分泌疾病,首先注意生长激素缺乏症,生长激素是人体正常分泌的一种激素,能促进骨骼生长,导致身体长高,如果分泌不足或分泌生长激素的垂体病变或发育不良会出现矮小症。2、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骨骼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先甲低的孩子可以表现为矮小和智力低下。3、染色体异常或基因异常疾病,比如Turner综合症,是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可以导致女孩身材矮小,先天性骨和软骨疾病,也可导致矮身材。4、遗传因素,身高和遗传关系很大,有些孩子的父母就存在身材矮小是遗传因素导致。5、营养障碍或有基础疾病,比如营养不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等可因营养因素导致矮小,先天性心脏病因为体循环供血不足导致发育障碍。6、特发性矮小,还有一部分孩子,在通过详细检查后仍然没有找到引起矮小的病因,称之为特发性矮小。
语音时长 02:10

2020-02-26

53994次收听

婴儿鼻屎怎么清理
婴儿鼻腔内鼻屎过多会影响到婴儿的呼吸,需要及时的清理掉。想要清除婴儿鼻腔内的鼻屎,首先家长可以往婴儿鼻子里滴一滴生理盐水,软化鼻屎,再用棉签将其取出来。另外,也可以选择热毛巾热敷鼻部,使鼻屎自然流出来。还有最为简单的方法就是使用婴儿专用洗鼻器,直接将鼻屎吸光。
02:20
小孩经常感冒怎么回事
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是小儿的常见病,发病率能达到20%左右,以2到6岁最为常见。患有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小孩称为复感儿,在一年内有7到10次以上的上下呼吸道感染,多为先天性因素或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微量元素或和维生素的缺乏,以及喂养方式不当引起。它还可以存在有遗传护理、居住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的这个结果。若治疗不当可以导致哮喘、心肌炎、肾炎等疾病,严重影响小儿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因素比较复杂,比如说他可以有免疫功能的低下,另外一个母乳喂养较一般是较人工喂养的免疫力是强的,还有这个长期偏食挑食,以及这个耐寒力差的孩子会易得呼吸道感染,另外还有大气的污染对易感呼吸道疾病也有影响。
奥司他韦对幼儿的危害
奥司他韦对幼儿的肠胃道会产生一定的危害,可能会导致患儿出现恶心呕吐以及小腹疼痛等症状,同时可引起支气管功能异常,并让神经系统出现不良反应。除此之外,还会影响到肝胆功能,并诱发过敏性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