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小儿积食贴有效果吗

发布时间:2021-05-1278516次收听

语音内容:

小孩儿积食贴有效没有效,这个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概念,因为小孩儿积食贴也都是很多地方自行治理研制的一种中药制剂。

可能在一些穴位贴敷之后呢,可能对于局部有一个穴位的刺激,对孩子有些积食可能会有一些效果。但是一般我们建议及时早期呢还是尽量采用这种生活调理的方式进行改善,像给孩子稍微做一些腹部的按摩,这样呢促进肠道蠕动。

另外呢饮食上尽量给孩子吃一些清淡容易消化的,像熬一些小米南瓜粥、小米山药粥,对于小孩子的积食的这种症状都会有一些帮助。如果孩子积食比较重,那么可以适当的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一些药物治疗。

除了生活调理之外,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消毒肌祛湿的药物,可能对孩子的及时缓解也会有帮助的,但是不建议自行使用一些这种积食贴来进行处理。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02:01
一直拉肚子拉稀拉个不停怎么办
拉肚子、拉稀一般是指腹泻。腹泻可能是腹部受凉、肠道感染等原因引起,患者出现腹泻的症状后,一般可以通过适量补水、饮食清淡等方式进行缓解,还可以遵医嘱使用必奇蒙脱石分散片、万通诺氟沙星胶囊、可乐必妥左氧氟沙星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腹泻患者一般需要适量喝淡盐水,有助于补充流失水分,缓解因为腹泻引起的电解质失衡。腹泻患者还需要保持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辣子鸡、椒麻鸡等辛辣的食物,以免刺激肠道,加重腹泻的症状。除了日常护理之外,腹泻患者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新必奇蒙脱石分散片。该药物是由天然成分蒙脱石制成,可以吸附肠道中的细菌、病毒等致病因子,并且修复肠道黏膜,起到治疗腹泻的作用。而且新必奇蒙脱石分散片一般1片为1g,能够精准控制用量,满足儿童用药的需求,是一种儿童、成人都可以使用的药物。腹泻患者使用新必奇蒙脱石分散片时,还可以遵医嘱联合使用万通诺氟沙星胶囊、可乐必妥左氧氟沙星片等药物,这些药物具有抗菌的作用,对于病菌感染引起的腹泻具有一定的缓解效果。建议腹泻患者注意腹部保暖,晚上睡觉时使用被子盖上腹部,以免腹部受凉,导致腹泻的症状加重。
02:37
六个月宝宝积食怎么办
喂养不当、过食生冷,导致脾胃损伤,宝宝便会出现积食,可以通过生活调理、药物治疗改善。家长需要给宝宝准备蔬菜泥、水果泥等易消化的食物,还可以顺时针按摩宝宝腹部、相应穴位等,以促进胃肠蠕动,改善积食。家长也可以遵医嘱给宝宝服用薏芽健脾凝胶改善,其含有药食同源的成分,药性温和,能够从根源上起到健脾的作用。
03:06
宝宝总是拉一点点屎怎么回事
一、宝宝总是拉一点点屎,就说明消化功能出了问题。当然最为常见的还是因为肠道感染所引起来的,要化验一下他的大便看看便里有没有白细胞显著的增多,如果是感染就可给他抗感染治疗。二、乳糖不耐受。要给一些免乳糖的奶口服,看看换换免乳糖奶,看看是不是还有拉一点一点屎这种情况。如果吃了免乳糖奶以后就好转,就提示这种孩子是乳糖不耐受的表现。三、牛奶过敏。换成深度水解蛋白的奶粉如果拉一点点屎的情况缓解了就提示可能存在牛奶过敏的情况。四、吃得太多,消化不良。要减少吃的量,吃微生态制剂。
小儿积食会拉肚子吗
小孩子积食,有的时候确实可能出现拉肚子的现象,因为积食本身就是孩子饮食不当以后引起的脾胃受伤害。主要的就是消化道的症状,可以出现一些恶心、厌食,同时可能出现排气增多,可能拉一些酸臭的稀便,或者是出现便秘。这些都是在积食的时候可能出现了一些临床症状,但是小孩子积食出现的拉肚子和孩子的因为肠炎引起的拉肚子的这种腹泻状态还是不一样的。其实相对来说次数不会过多,主要是这种大便不成形,相对来说酸臭味比较重。如果是急性胃肠炎引起的腹泻相对大便次数会更多一些,普通的症状可能会更重一些。所以有些孩子如果出现积食,出现腹泻,如果经过饮食调整不能缓解,一定要在进一步进行检查,除外下有没有急性胃肠道感染出现的腹泻的情况。
语音时长 01:01

2021-05-12

92456次收听

丁桂儿脐贴便秘能用吗
丁桂儿脐贴一般不用于便秘的治疗。便秘是由于湿热过重,肠道水分缺乏引起的,需要使用具有清利湿热、消食导滞、润肠通便作用的药物来治疗,常用的药物有化积口服液、乳酸菌素片、鞣酸蛋白酵母散等。丁桂儿脐贴具有温中散寒止痛的作用,主要的药物成分有肉桂、小茴香,可以用于由于寒邪凝滞导致的消化系统疾病,比如呕吐、腹泻、腹胀等。儿童出现便秘时要改善饮食,减少高热量以及高蛋白类食物的摄入,多服用含有维生素高的水果和蔬菜,保持大便通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也可以采取小儿推拿的方法来调理脾胃,能够缓解便秘的症状。
语音时长 01:25

2021-05-12

83321次收听

幼儿积食吐了就好了吗
幼儿积食吐了不是就好了。孩子出现积食多是由于父母对孩子过度喂养,损伤到孩子的脾胃功能,导致乳食积聚在孩子的胃肠道内而形成的一种消化疾病,而出现呕吐的症状是积食的一种症状,并不是病情好转的迹象,通常积食引发孩子出现呕吐的症状时,多意味着病情出现了加重的现象,所以父母需要及时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孩子服用消积化食的药物来进行治疗,同时也可以配合按摩等方法来进行治疗。在日常当中,父母也需要注意掌握正确的喂养方式,不要过度喂养,应该少量多次的喂奶,不要一次给孩子吃奶量过多,以免引发积食。
语音时长 01:05

2021-04-20

59117次收听

新生儿大便带水有奶瓣的原因是什么
母乳喂养的宝宝,妈妈大量进食高油高脂食物,人工喂养宝宝奶粉过浓等,都会让宝宝消化不良,出现大便带水有奶瓣的症状;另外服用退黄药物刺激、感染轮状病毒时,也会有大便带水有奶瓣的表现。
宝宝舌苔发黄是什么原因
宝宝舌苔发黄的原因有多种,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积食、消化不良和上火,出现这种情况后,通常只需要改善饮食,多补充水分就可以缓解。除此之外,还有可能是炎症感染和发热所引起,建议尽早去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以免病情加重。
宝宝干呕的原因
宝宝干呕的原因比较多,如果宝宝消化不好,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还有宝宝肠胃肠道出现了感染,肠胃异常,就会有干呕的现象。喂奶的时候需要注意适量,如果是奶粉一定要注意比例,还需要给宝宝保暖,保护好宝宝的肠胃。如果干呕没有好转,那么一定要去医院的。
02:44
宝宝吐奶的原因
引起宝宝吐奶直接原因是在出生时吸入大量的羊水,对于羊水吸入导致的频繁呕吐,可以用1%的苏打水洗胃。其次是幽门痉挛引起的宝宝吐奶,常在喂奶后出现喷射性呕吐,临床上常吐出大量乳液和乳凝块,可以用1:1000的阿托品在吃奶前5-10分钟滴入口内,逐渐增加,最大量不超过4滴,直至小孩出现脸红,一般可以获得明显的疗效。新生儿如果有便秘情况,也容易出现吐奶,如果生后数日内排便极少或胎粪排出明显时间延长,可以用生理盐水灌肠,一旦大便通畅,腹胀和呕吐随之消失。另外感染性因素导致吐奶,比如消化道感染、中耳炎、肺炎等。除此之外脑部疾病,以及体位的剧烈变动也可引起呕吐。
儿童积食应该吃什么饭
当儿童出现积食的状况,那么证明它的消化功能可能出现了状况,所以家长应该了解积食对于小孩子身体的危害,给选择合适的药物来进行调理肠胃,平常吃饭的话多吃一些清淡利于消化的食物,慢慢的就能够让身体恢复正常。
小儿消化不良怎么调理
对于这些常见的小儿消化不良疾病,是需要及时地进行调理的,治疗得不及时会导致小儿的身体出现多种不适情况。可以找一些经验比较丰富的中医进行开药方治疗,然后亲自煎汤给宝宝服用。在饮食方面一定要注意健康和清淡。当然也可以使用妈咪爱、太极保和丸、南通王氏保赤丸来进行调理治疗。
小孩容易消化不良的原因
小孩的消化不良主要是由于消化道的功能在不断成熟引起,比如刚出生的婴儿是喝奶,一岁左右的小孩加辅食,然后再转到成人的饮食,说明胃肠道是在不断的发展过程,如果违反了这些规律,就会造成消化不良。过早的加辅食或者过快的加辅食,就会造成消化不良,包括儿童正常饮食,但是饮食过量、过快、过冷、过热,都会造成消化不良。消化不良是儿童最常见的症状,比如有些孩子,尤其是大孩子,他的自制力比较差,就是按自己需要去吃东西。小孩的消化不良跟家长有直接的关系,家人能衡量小孩吃的量,或者能判断食物能不能吃,能不能消化。季节跟小孩的消化不良也有很大的关系,天气热要吃清淡一点;天气凉快可以多吃点营养的食物;但是过冷、过热的食物都还是要注意。
语音时长 01:58

2019-07-16

55012次收听

消化不良饮食如何调理
消化不良饮食调理方法,控制饮食、避免吃生冷、容易过敏食物。消化不良主要是由饮食问题引起,如果出现消化不良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控制饮食,尽量吃易消化的东西或者吃软食,比如面食,发面饼比烙饼要更易消化,大米就比杂粮要更易消化。二、避免吃生冷食物,尤其是冰淇淋或者水果,包括一些凉拌菜。三、避免吃容易过敏食物,一般消化不良会造成胃肠道不同程度的损伤,更容易引起过敏反应,比如鸡蛋、牛奶、海鲜等。随着病情的缓解,饮食应该逐渐由喝粥转变面条,再变成正常饮食;必须有这样的转变过程,否则消化不良不容易缓解。
语音时长 01:29

2019-07-16

54388次收听

01:24
新生儿大便次数
新生儿大便次数通常因人而异,每个宝宝的个体差异较大。一般在两到三天内排完胎便,新生儿进食后,每天两到三次或七到八次都是正常的。一般情况下,宝宝出生后10小时内会排出胎便。胎便为黑绿或深绿色,粘稠、无臭,一般在2-3天内排完,每天约3-5次。若新生儿生后24小时不见胎便,应怀疑是否消化道先天畸形而致粪便梗阻,需及时诊治。后期新生儿自己进食乳品或者代乳品类的食物,通过胃肠道消化,一般大便次数可以从2到3次,到7到8次,甚至十几次都可能。另外,判断大便是否正常,除了看大便次数以外,大便的形状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