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皮肤过敏瘙痒用盐水洗吗

发布时间:2020-11-2654004次收听

语音内容:

皮肤过敏瘙痒不可以用盐水洗。皮肤过敏瘙痒的情况下,皮肤屏障是受损的。而盐水具有一定的刺激性,此时用盐水洗不仅不可缓解皮肤过敏瘙痒的症状,还可能导致皮肤出现刺痛、灼热、紧绷的感觉,而且还会使皮肤屏障进一步遭受损害,加重皮肤过敏瘙痒的症状,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在皮肤过敏瘙痒的时候,应该使用清水清洗,水温不可过高,不可用力揉搓皮肤,护肤产品应选择较温和的系列。同时注意加强保湿润肤,尽快修复受损的皮肤屏障,降低皮肤的敏感性。如果情况严重时,应及时至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过敏药物及进行舒敏治疗。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03:07
敏感皮肤怎么治疗
对于面部皮肤敏感的治疗,应该是安抚、保护为原则,不要用各种刺激性的洗面奶、香皂、护肤品、化妆品、热水等等,可以用冷水湿敷,用植物油保护面部的皮肤,修复面部皮肤屏障功能。患者可以口服抗组胺药,可以用生理盐水或硼酸溶液冷湿敷,湿敷之后可以外涂氧化锌油或氧化锌糊膏,或者外用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等治疗。敏感皮肤常常是指面部的皮肤敏感,本病为在颜面部发生的一种轻度红斑,其中鳞屑性的皮炎多发生于女性,初起于眼睑周围,逐渐扩展到颊部、耳前,有时累及颜面的全部,发生轻度限局性的红色斑,细小糠状鳞屑。有的可能轻度的肿胀,可能伴有瘙痒,患者应该对面部皮肤安抚保护处理。
03:02
鼻子两边痒怎么回事
鼻子两边痒主要是由于脂溢性皮炎。鼻子两边是油脂分泌非常多的地方,这个地方分泌的脂肪酸、尿素、尿酸对于皮肤就是刺激,所以就容易出现皮炎,叫脂溢性皮炎。脂溢性皮炎出现后,尽量用控油控盐的方法,控油就是睡眠计量规律,不能熬夜,超过十一点叫熬夜。当吃过多的高热量、高油、高糖的食物代谢不掉时,就会通过皮肤排泄出来,表现在皮肤油脂增多,毛孔粗大。可以局部涂抹一些药物,如甲硝唑凝胶、盐酸环丙沙星凝胶。再者可口服复合维生素B,有很好的控油效果,如果再重一点可吃点异维A酸。
03:02
手掌心奇痒怎么回事
手掌心奇痒提示手部皮肤的过敏性炎症或感染性炎症,临床上多考虑手部荨麻疹、接触性皮炎、湿疹或手癣或局限性的皮肤瘙痒症。接触性皮炎或局限性荨麻疹,都是患者手掌曾经接触过敏物质导致。手部汗疱疹、多汗症,是因手足汗液分泌旺盛引起,与遗传、内分泌失调、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恐怖、焦虑、怒等有关。手癣是由浅部致病真菌感染手掌和手指间皮肤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皮肤病。皮疹多发生在一侧手的手掌心、虎口等处,皮肤损害为水泡或脱屑,伴有明显的瘙痒,真菌学检查阳性。
皮肤过敏瘙痒肿胀什么症状
皮肤接触过敏源之后,过敏物质会激活免疫系统,释放一些炎症因子如组胺,在局部皮肤组织浸润,引起血管扩张充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管中的血浆渗出至组织间隙中,导致组织间隙的液体增加,呈现出肿胀的表现。因此,皮肤过敏瘙痒肿胀可以使用抗组胺药物治疗。如果肿胀程度较重时,还可配合湿敷或者使用利尿剂协助消肿,如呋塞米、安体舒通等。导致皮肤过敏瘙痒肿胀的疾病最常见的是荨麻疹、血管性水肿、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湿疹等。而容易引起过敏的物质包括海鲜、鸡蛋、花粉、抗生素类药物等,因此过敏体质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接触。
语音时长 01:31

2020-11-26

55048次收听

皮肤过敏瘙痒需要补充什么
皮肤过敏瘙痒可以补充维生素及各种微量元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D、锌、锰、铜等,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有胡萝卜、西红柿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橙子、橘子、番茄、柠檬等;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有花生油、芝麻油、新鲜的绿叶蔬菜等;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有蘑菇、动物内脏等,也可口服多维元素片或各种维生素片。锌具有调节免疫的功能,锰具有强大的抗过敏作用,而铜能够抗炎,因此可适当补充这些微量元素,如瘦肉、猪肝、粗粮、坚果等。平时的饮食要均衡,不要偏食挑食。多喝水,补充水分,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
语音时长 01:33

2020-11-26

55392次收听

孕妇皮肤过敏怎么办
引起孕妇皮肤过敏有多方面因素,需要查找过敏原因或过敏源,如空气中的花粉过敏,食物过敏或一些外部原因,可以在皮肤科通过分析病史、查看皮肤情况明确过敏病因。孕妇皮肤过敏治疗首先需要保证不影响胎儿发育,以缓解症状为主要目的。治疗上需要尽可能避免服用对胎儿影响的药物,可以用炉甘石洗剂擦涂皮肤,缓解皮肤瘙痒不适的症状,不会影响到胎儿。还可以在中医皮肤门诊对证使用中草药汤剂外洗缓解过敏状态。饮食上可以喝些绿豆汤、适当吃些维生素C和钙片,提高机体免疫力。孕妇还需多吃蔬菜、水果及植物蛋白食物,避免鸡蛋,奶和海鲜等易引起过敏的食物,不要吃香菜,猪头肉,羊肉、牛肉等发物,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这些可以避免皮肤过敏加重。
语音时长 01:10

2020-03-17

58242次收听

皮肤过敏可以吃木耳吗
存在皮肤过敏状况的人在现实生活当中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判断是否可以吃木耳。如果木耳不是过敏原,就可以少量的吃一些,如果是过敏原,那么必须要禁止食用。除此以外,病人在日常生活当中还应该禁止吃寒凉以及咸寒的食物,因为这两类食物会导致人的过敏情况更加严重。
皮肤过敏可以用皮炎平吗
皮肤过敏的情况出现以后,病患是可以使用皮炎平的,这是一种治疗过敏的药物,能够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能够有效避免皮损情况恶化。但是在一些娇嫩的皮肤上或面部出现过敏,则需要较少此类膏药的用量,否则会导致皮肤萎缩。
皮肤过敏可以吃竹笋吗
在皮肤过敏期间是否可以吃竹笋应该根据个人的情况来决定,因为竹笋本身并不属于容易让人过敏的食物。如果该食物属于人体过敏原,那么就不可以吃,如果不是就可以适当的食用。另外,如果想要促进皮肤过敏状况的早日康复,就需要人在日常生活当中调整自己的饮食,必要时可考虑药物疗法。
皮肤过敏痒怎么办
皮肤过敏痒可以用扑尔敏、塞庚啶、苯海拉明等药物进行治疗。皮肤过敏客观的症状就是皮肤上长的这些东西,有个主观症状,就主观感觉,百分之九十几都是会有瘙痒感,随着过敏的程度不同,还有个人的感受,个人的痒感的预知不同,痒也有轻重那个之分。有些人痒得非常厉害,会影响睡眠、影响工作和学习。实际上主观症状除痒,由于过敏厉害的人还会出现疼痛感,可以通过口服药,常用的抗过敏的药,一般除抗过敏,都有止痒的作用。第1代的如氯苯那敏,以前说的扑尔敏,还有塞庚啶、苯海拉明这类。第2代有氯雷定、左西替利嗪、依巴斯汀、咪唑斯汀等,还有什么曲尼司特、奥洛定这一类药。第1代就便宜,但是副作用就是口干、嗜睡的副作用比较强,第2代稍微贵一点,可能副作用会弱,这是口服抗过敏的就止痒作用,如果像过敏严重,又想退的快一点,还可以考虑使用激素,口服的有泼尼松、地塞米松还有甲泼尼龙,也还有输液的,就是甲泼尼龙、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也可以输液,,外用也有止痒的药,常用的炉甘石洗剂外擦可以止痒,另外还有含激素、不含激素的软膏,也有止痒的效果,如地奈德、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这类激素的。不含激素的有丁苯羟酸、氟芬那酸丁脂,这也让止痒效果就会弱。
语音时长 02:01

2020-02-11

52517次收听

03:06
什么是皮肤过敏
皮肤过敏是一个皮肤的变态反应,是一个免疫失调的炎症性的皮肤病。皮肤过敏的表现是痒,皮肤有各种各样的皮疹,可以呈现红色、紫色或者暗红色,然后皮肤的表面纹理会不正常,发生粗糙且变厚,最后可能会变成苔藓样变,皮肤整个像龟壳一样又硬又厚,然后颜色也开始变成暗红的状态。在发生皮肤过敏的时候,首先要尽可能的避免搔抓,然后可以外用一些药膏来抑制皮疹的再进展,使皮疹迅速好转,后续就不会发生更严重的皮疹,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口服抗组胺药来止痒,也可以抑制皮疹的发作。
02:15
皮肤过敏饮食注意什么
皮肤过敏时患者饮食要注意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海鲜、羊肉、酒等。皮肤过敏急性发作期,皮肤比较红和灼热,一定要忌口,同时不能喝麻辣香锅、四川火锅、酒等食物;皮肤瘙痒明显时,不要吃鱼虾等。慢性皮肤过敏阶段,患者面部除了紧绷不适,没有剧烈瘙痒或灼热感,就不用太忌口。另外也可以做一些过敏原检查,比如抽血化验做体外过敏原测试。体外过敏原测试包括食物检测,如果食物检测并没有导致过敏的食物,不需要忌口。总之,过敏性皮炎在急性期时,需要忌一些辛辣和发物,慢性的过敏阶段不需要忌口。
皮肤敏感发红怎么办
皮肤敏感发红,这种情况是比较多见的,其中最常见的就是面部的敏感肌肤以及可能由于角质层变薄等因素出现的面部的发红。首先,需要停止一些刺激性的因素,比如像化妆品的刺激以及肥皂等碱性的刺激,避免热水的烫洗,避免紫外线的照射等。其次,要避免辛辣刺激的饮食,避免搔抓,可以经常性的用凉毛巾冷敷一下是有好处的。第三,对于轻型的可能通过这些办法就能够改善,但是对于比较重的,可能需要应用一些药物,比如可以局部应用一些免疫调节剂,如常用的他克莫司软膏等;也可以口服一些抗过敏的药,比如常用的氯雷他定等;或者是在医生的指导下来口服一些中药或者中成药也都是可以的。除了面部的敏感肌肤之外,另外一些面部一般的过敏,也可以出现这种敏感发红的情况,它们的处理原则多数也是类似的。
语音时长 01:19

2019-12-19

60036次收听

皮肤过敏症状
生活中好多人的体质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每个人的机体反应也是不同的,而皮肤过敏就是一种机体的变态反应。由于体质不同,自身的过敏原也会不一样,比如换季性皮肤敏感,就会出现发干发痒等,而化妆品过敏,就是对皮肤细胞产生刺激,过敏原不同,出现的过敏症状也会不一样。
脸红痒是怎么回事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都有脸部发红发痒的烦恼,而引起脸红痒的原因主要包括6个方面,分别是汗液刺激,气候过于干燥,脸部清洁卫生不到位,皮肤晒伤,螨虫感染以及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