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脑震荡的标准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1-07-0988655次收听
语音内容:
脑震荡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类脑损伤,也是比较轻微的颅脑损伤形式,它的诊断标准主要是靠患者的临床表现来进行诊断。
一般认为,患者在头外伤之后出现一过性的意识不清,一般不超过半个小时,在患者意识恢复之后,对受伤当时的情况不能很好的回忆,把它叫做逆行性遗忘。同时患者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头疼、头晕、恶心、呕吐、畏光、出汗,甚至四肢冰冷等一系列神经反射的表现。再对患者进行头颅CT和磁共振等检查的时候,并没有发现患者有明显的脑实质器质性损害,在满足这些条件之后,基本上就可以诊断脑震荡。
总体来讲,脑震荡是比较常见的一类颅脑损伤,也是比较轻微的颅脑损伤,大部分患者在1-2周的休息之后,都能够得到比较理想的缓解,甚至完全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语音内容:
脑震荡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类脑损伤,也是比较轻微的颅脑损伤形式,它的诊断标准主要是靠患者的临床表现来进行诊断。
一般认为,患者在头外伤之后出现一过性的意识不清,一般不超过半个小时,在患者意识恢复之后,对受伤当时的情况不能很好的回忆,把它叫做逆行性遗忘。同时患者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头疼、头晕、恶心、呕吐、畏光、出汗,甚至四肢冰冷等一系列神经反射的表现。再对患者进行头颅CT和磁共振等检查的时候,并没有发现患者有明显的脑实质器质性损害,在满足这些条件之后,基本上就可以诊断脑震荡。
总体来讲,脑震荡是比较常见的一类颅脑损伤,也是比较轻微的颅脑损伤,大部分患者在1-2周的休息之后,都能够得到比较理想的缓解,甚至完全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