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血管迷走性晕厥有遗传吗

发布时间:2021-05-1069069次收听

语音内容:

血管迷走性晕厥不会遗传,血管迷走性晕厥并不属于遗传性疾病,所以不会遗传给下一代。

血管迷走性晕厥主要是血管迷走神经张力过高,导致心率减慢,脑供血短暂不足,从而出现到昏厥。血管迷走性昏厥有一定的复发率,患者日常如果情绪起伏过大或者过度疲劳、疼痛等情况下,很容易导致血管迷走性昏厥复发。

血管迷走性晕厥需要通过药物进行治疗,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氟氢可的松、血管收缩剂、性五羟色胺受体抑制剂等,建议患者尽快的到医院做相关的检查,然后接受医生的系统治疗。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一到晚上就头疼什么原因
头痛的种类较多,国际分类大约有150多种头痛,包括偏头痛、紧张性疼痛、睡眠性疼痛等。晚上出现头疼症状常见情况有以下几条:1、肌紧张性头痛:可能是劳累后局部肌肉过度疲劳引起,与压力和焦虑有关,白天工作压力大,注意力都集中了在了工作和生活上,忽略了头疼或者对头疼不敏感,晚上空闲下来才格外的感知到,再加上睡眠差、运动少、姿势不对都会触发性头痛。2、器质性病变:如脑血管痉挛、脑瘤、高血压病等,有些高血压患者白天晚上血压不一样,白天正常,晚上却升高,一升高就导致头疼,出现头疼现象,尽快到医院神经内科检查,以免延误病情。排除高血压病之后,有可能是其他疾病的临床症状,听医嘱,对症治疗。3、睡眠性疼痛:通常发生在晚上睡眠中或者睡醒后,有时也可能出现白天睡眠时,而其他时间一切正常。表现主要为双侧头部轻度或中度的搏动性疼痛,可伴有恶心,但无呕吐;无或少有畏声、畏光、流泪以及上睑下垂等症状,可持续三小时左右。这可能跟与生物钟紊乱有关,治疗主要是口服咖啡因片。不同的头痛症状有所不同,病因也不同。治疗上可以应用布洛芬等药物,生活习惯上主要是调整作息规律,需劳逸结合,改善睡眠,并对压力、焦虑等不良情绪进行适当的管理。
语音时长 02:33

2021-12-30

59611次收听

03:18
为什么一到晚上就头疼怎么回事
头痛的种类较多,国际分类大约有150多种头痛,包括偏头痛、紧张性疼痛、睡眠性疼痛等。晚上出现头疼症状常见情况有以下几条:1、肌紧张性头痛:可能是劳累后局部肌肉过度疲劳引起,与压力和焦虑有关,白天工作压力大,注意力都集中了在了工作和生活上,忽略了头疼或者对头疼不敏感,晚上空闲下来才格外的感知到,再加上睡眠差、运动少、姿势不对都会触发性头痛。2、器质性病变:如脑血管痉挛、脑瘤、高血压病等,有些高血压患者白天晚上血压不一样,白天正常,晚上却升高,一升高就导致头疼,出现头疼现象,尽快到医院神经内科检查,以免延误病情。排除高血压病之后,有可能是其他疾病的临床症状,听医嘱,对症治疗。3.睡眠性疼痛:通常发生在晚上睡眠中或者睡醒后,有时也可能出现白天睡眠时,而其他时间一切正常。表现主要为双侧头部轻度或中度的搏动性疼痛,可伴有恶心,但无呕吐;无或少有畏声、畏光、流泪以及上睑下垂等症状,可持续三小时左右。这可能跟与生物钟紊乱有关,治疗主要是口服咖啡因片。不同的头痛症状有所不同,病因也不同。治疗上可以应用布洛芬等药物,生活习惯上主要是调整作息规律,需劳逸结合,改善睡眠,并对压力、焦虑等不良情绪进行适当的管理。
脑血管痉挛的症状危害
脑血管痉挛的症状有很多,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记忆力下降、睡眠障碍、情绪失控、焦虑、烦躁、抑郁等,患者情况严重还会出现恶心呕吐、颈项僵硬的症状,经过查体检查,还能够发现脑膜刺激征阳性,还可以通过脑部CT、腰椎穿刺、以及脑血管造影检查来明确诊断。脑血管痉挛会形成脑部疾病,从而危害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如果合并脑内动脉瘤、脑动脉硬化以及高血压疾病,会引起患者出现脑出血,如果没有及时的干预处理,有可能会造成患者出现瘫痪,甚至还会危及生命,所以要引起高度重视。
语音时长 01:07

2021-06-10

76525次收听

02:41
第一次吸烟头晕、恶心怎么办
烟中含有很多有害的物质,吸烟后会导致血管痉挛或对咽部、食道进行相应的刺激,会增加胃溃疡、肺部疾病的几率,所以建议不要吸烟。吸烟可以对全身各个系统造成相应的损害,对于脑血管来说,很容易使中小型的血管变得狭窄,促进动脉硬化。所以不建议吸烟。吸烟还会导致脑血管痉挛,从而引起脑部供血不足和头晕、恶心,但多数是经过长期慢性的毒素积累之后,才会导致相应症状。对于吸烟所导致的头晕、恶心,一定要及时的祛除诱因,不要再吸,可以进行新鲜空气的吸入,同时它也是缺氧的表现。
什么是脑血管痉挛
脑血管痉挛其实是颅内动脉的一种持续收缩的状态,大多数是在超声检查或者是脑血管检查的时候发现。如果没有症状叫做无症状性血管痉挛,如果有症状叫做症状性的血管痉挛。大多数情况下发生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也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因为血块环绕血管导致血管受刺激引起来的,痉挛的严重程度和出血量有一定的关系。它可以导致痉挛血管远端脑组织供血不足,进而出现波动性的缺血事件,比如说偏瘫、失语等等,治疗主要是使用一些抗血管痉挛的药物,比如说尼莫地平等等。
语音时长 01:00

2021-05-20

80422次收听

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能治吗
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能治。虽然目前缺乏对于治疗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的特效类药物,也可以使用其他类的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控制住此类疾病的发展,例如氟轻可的松,血管收缩类药物。也可使用麻黄素、茶碱之类的药物,但如果患者本身是非常容易受情绪所影响,就需要进行心理辅导。如果患者的症状比较严重,在晕厥的过程中出现了窦性心动过缓或停搏的现象,或者是在治疗的过程中没有任何的治疗效果,就可以使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能避免出现晕厥的现象。具体的治疗方案,需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来决定。
语音时长 01:05

2021-05-10

93115次收听

脑血管痉挛吃什么药
脑血管痉挛在脑部血液疾病中是很常见的,从疾病的发现到开始治疗,脑血管痉挛患者都想得到最好的控制,因此,患者都会用药来进行治疗,那么,脑血管痉挛吃什么药对治疗效果最好呢?
脑血管痉挛基本知识
提起脑血管痉挛可能大部分人觉得很陌生,但这个疾病已经成为当今办公室一族的常见病,很多人对这个疾病的概念没什么了解,患有这种病也不知道该如何防治,下面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脑血管痉挛基本知识。
常见的引发脑血管痉挛的因素
脑血管痉挛发病患者多数是学生,特别是高中高考学生,紧张的学习生活,睡眠时间不足,完全没有放松的机会,最容易发生脑血管痉挛,失眠也可以引起脑血管痉挛。那么,下面我们来了解常见的引发脑血管痉挛的因素。
脑血管痉挛需要检查哪几项
脑血管痉挛是一种脑部疾病,提到脑部大家都知道它的重要性,它是我们身体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是我们身体的支配中心,而现在脑血管痉挛的发生造成了脑部疾病,为此现在大家都高度重视脑血管痉挛这种疾病,那么脑血管痉挛需要检查哪几项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脑血管痉挛吃什么食物最佳
近几年患有脑血管痉挛的人越来越多,这个病虽然不会马上致命,但发作起来对身体的损伤还是很大的,一些严重的患者治愈后都心有余悸,不敢吃不敢喝的,下面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脑血管痉挛吃什么食物最佳。
02:58
脑血管痉挛怎么治疗
脑血管痉挛最常见的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的,还有偏头疼或者是三叉神经自主性、神经性头疼,有些阶段它也可以引起脑血管痉挛,造成脸色发白,头痛,痉挛和扩张交替出现,可以用钙离子拮抗剂来进行治疗,不管是静脉还是口服效果都非常好的。尼莫地平就是一个钙离子拮抗剂,能够解决痉挛。对偏头疼的治疗,有特效的是曲坦类,是在血管极度扩张的情况下让它收缩,甚至尼莫地平加上阿司匹林,也是一种疗法。所以总体来说,如果是纯粹的脑血管痉挛,主要是用钙离子拮抗剂。
02:49
脑血管痉挛怎么引起的
最常见的脑血管痉挛是在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后造成,还有脑出血,脑梗死,甚至没有休息好都可以造成一定程度的脑血管痉挛。病理性的脑血管痉挛,要用钙离子拮抗剂,像尼莫地平这一类药物去治疗。功能性的失调,没有休息好,造成的生理性的脑血管痉挛,可以经过休息,用一些B族维生素、放松理疗、针灸、中药治疗,来进行缓解。所以脑血管痉挛有病理性的情况,还有生理性的情况。尤其是生理性的痉挛,很多人可能都遇到过,这种情况经过休息和一些非特异的方式就能缓解,不用紧张。
脑血管痉挛是什么原因
脑血管痉挛常继发于脑出血,脑动脉瘤破裂,动静脉畸形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重大疾病之后,也是上述疾病导致患者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发生脑血管痉挛的原因,主要还是上述疾病的出血水肿等情况刺激到脑部血管。当血液从血管破口冲出时会牵动蛛网膜下腔的一些敏感结构,使脑血管受机械刺激而发生痉挛。另外,脑血管壁对于血液当中的一些物质比如5-羟色胺,前列腺素,血管紧张素,儿茶酚氨等物质比较敏感,也会引起脑血管痉挛。进一步出现意识障碍,神经功能缺损比如短暂的半身不遂,肢体瘫痪偏身麻木,言语困难,记忆力减退。神情淡漠等情况。通常可以在发病两到四周之后症状逐渐减轻,但在发病7到10天,容易造成神经功能缺损严重,而出现脑水肿,脑疝等问题危及生命。
语音时长 01:30

2019-10-31

54206次收听

01:00
脑血管痉挛的原因
脑血管痉挛有很多种因素,比如睡眠不足、情绪波动、炎症反应、血液动力学变化,都可以对脑血管尤其小血管、主力血管造成一定刺激,从而引起痉挛。痉挛以后会导致头疼或脑局部缺血,患者主要是针对病因减少刺激,可以用一些扩张血管的药物,比如钙离子拮抗剂等。外科手术治疗,经血管造影证实颈部大动脉有明显狭窄或闭塞病变;药物疗效差,病人一般情况允许且有条件者,可考虑颈内动脉内膜剥离术、支架放置术或颅内颅外血管吻合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