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治未病
发布时间:2021-07-0990432次收听
语音内容:
治未病,古代的中医就有这种思想,不治已病治未病。未病就指的是身体还没有出现明显的症状,但是身体的气血阴阳,它的平衡已经出现了一些问题,已经出现了气血阴阳的失衡的状态,但是还没有明显的症状出来,这种情况就叫未病。
它的思想就是在疾病没有正式形成之前,或者还没有达到一个比较严重的状态的时候,我们进行积极的药物干预,当然也包括饮食的干预和运动的这种干预。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或者是在疾病没严重的时候积极地治疗,这样就能够达到一个是容易调整身体的气血阴阳状态,疾病这时候比较容易治愈。
另外也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它的重要思想就是以预防为主的思想。
另外除了对气血阴阳状态进行调理以外,中国古代中医,还有一种情况也叫治未病。那么最著名的就是在东汉末年的时候,我们中医的伤寒杂病论这本书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古典的医籍。那么在伤寒杂病论当中,就有说是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惟治肝也。就说的治未病的意思就是肝、脾,中医认为是木和土的关系,也就是肝它的疾病属于木,脾的病属于土,那么肝病的时候容易出现肝木克脾土的情况,也就是说肝病容易导致脾的疾病的发生。这个时候,虽然是肝已病脾还没病的时候,这时候不能单纯的治疗肝,一定要照顾到脾的问题。这也是中医治未病的一个概念之一。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语音内容:
治未病,古代的中医就有这种思想,不治已病治未病。未病就指的是身体还没有出现明显的症状,但是身体的气血阴阳,它的平衡已经出现了一些问题,已经出现了气血阴阳的失衡的状态,但是还没有明显的症状出来,这种情况就叫未病。
它的思想就是在疾病没有正式形成之前,或者还没有达到一个比较严重的状态的时候,我们进行积极的药物干预,当然也包括饮食的干预和运动的这种干预。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或者是在疾病没严重的时候积极地治疗,这样就能够达到一个是容易调整身体的气血阴阳状态,疾病这时候比较容易治愈。
另外也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它的重要思想就是以预防为主的思想。
另外除了对气血阴阳状态进行调理以外,中国古代中医,还有一种情况也叫治未病。那么最著名的就是在东汉末年的时候,我们中医的伤寒杂病论这本书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古典的医籍。那么在伤寒杂病论当中,就有说是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惟治肝也。就说的治未病的意思就是肝、脾,中医认为是木和土的关系,也就是肝它的疾病属于木,脾的病属于土,那么肝病的时候容易出现肝木克脾土的情况,也就是说肝病容易导致脾的疾病的发生。这个时候,虽然是肝已病脾还没病的时候,这时候不能单纯的治疗肝,一定要照顾到脾的问题。这也是中医治未病的一个概念之一。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