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心跳100次/分钟算正常吗

发布时间:2021-11-0558412次收听

语音内容:

心脏的心率在60-100次/分之间。100次/分算是正常范围,但属于正常范围临界值的高线,是心速较快的一种表现。
一般心率过速有生理性的原因,有病理性的原因。生理性的有突然情绪激动、吵架、跑步、上楼、睡眠不足、极端劳累、紧张、焦虑都会引起心跳过快,甚至明显的感觉自己的心跳,像这种情况经过休息能够好转的,能够稳定的,一般无需特别治疗。在安静环境下好好休息,很快就能够恢复。
对于病理性的原因所导致的心动过速,它的原因就比较复杂了。有心脏的和心脏以外的原因,对于心脏往往是各种心脏病、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衰,这些所引起的心慌、胸闷、心悸,这些症状比较明显的要积极治疗。不但治疗心跳过快,100次/分是比较快的了,还要治疗原发病。
另外一些心跳过快,偶尔100次/分没关系,天天100次/分,有心脏以外的疾病,甲亢会引起,内分泌疾病会引起,肾上腺疾病会引起,一些感染,休克也会引起代偿性的心跳快。像这些可以根据不同的病因进行不同的检查,来明确不同的疾病以后,根据具体的病因进行具体的治疗。
当然心跳100次/分一过性的不用治疗,要是长期100次/分,没有什么原因所引起的,最好也是慢下来。我们希望心率在70-80次/分之间,相对来说是比较安全或者是对身体比较有益的心率,长期持续的100次/分对身体是不益的或者是不健康的。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01:57
胸闷气短是什么病的前兆
首先是心源性疾病,比如常见的冠心病,心衰,心肌病等。第二类是肺源性疾病,比如肺炎,胸膜炎,肺心病,气胸等。第三类是比较少见的,但是也是非常危险的一个疾病,比如主动脉疾病,例如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等。第四类是消化系统。比如说胆囊炎,阑尾炎。还有一些其他的疾病,像贫血,甲亢,甲减以及心理精神科疾病等都会导致胸闷气短。一旦出现了胸闷气短的不适感,建议及时到医院来跟医生进行沟通,确定病因。
冠心病的一二三级预防措施是什么
冠心病的一级预防,主要是针对容易患有冠心病的人群,积极的改善易患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来达到预防冠心病的目的。有高血压、糖尿病或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人,应该应用药物配合饮食、运动的方法控制好血压、血脂和血糖。冠心病的二级预防是针对已经确诊的冠心病患者,积极的应用药物进行治疗。可以遵医嘱用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以及硝酸酯类的药物,尽量防范心绞痛、心梗的发作。三级预防主要是采取合理的措施,防治严重的并发症,如心衰、心律失常等。
语音时长 01:09

2021-05-28

61545次收听

冠心病患者的生活注意事项有哪些
第一个就是饮食方面的要求,建议冠心病的患者低盐低脂饮食,尤其是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要求低盐饮食,血脂异常的患者要求低脂饮食,如果尿酸升高的患者要求低嘌呤饮食。另外讲究饮食结构的合理,尽量的增加膳食纤维的比例,要减少油脂类食物的摄入。第二个就是强调运动,即使有冠心病或者是患过心梗的患者,也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态制定适合自己的一个活动项目。然后当然也可以去冠心病的康复门诊去就诊,有这方面的医生可以根据你个人的情况制定一个运动的处方。第三个方面就是生活规律,不要熬夜,早睡早起。第四个方面就是尽量的避免这种过度的劳累、情绪的激动、防止便秘等等。另外还需要做好定期门诊随诊这个工作。
语音时长 01:08

2021-01-15

85009次收听

02:32
冠心病吃什么药最好
冠心病的预防即为使用药物和非药物的措施预防急性复发和病情加重,包括五个重要的因素,即为ABCDE。A,包括阿司匹林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B,包括服用β受体阻滞剂和积极有效的控制血压,避免出现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这些危险风险发生。C,使用药物将低密度胆固醇控制达标,包括使用他汀类的药物,以及戒烟;D,合理控制患者的血糖和合理的饮食结构;E,适量的运动和接受冠心病科普知识的教育。
专家解读常见的冠心病的发病原因
临床上关于冠心病的病因是众说纷纭,不少内科专家都有自己的的观点,为对因治疗冠心病带来了方便。那常见的冠心病的病因有哪些呢?下面就请专家为大家讲讲常见的冠心病的病因。一般,常见的冠心病的病因有:1、高脂血症:除年龄外,脂质代谢紊乱是重要的冠心病的病因,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和冠
患冠心病的人平均寿命多少
不少年轻人认为,冠心病和高血压是老年人才得的病,与自己无关,其实不然,就高血压而言,仅在我国6~18岁的中小学生中,高血压的发病率就已经达到约很高,当然,由于遗传、饮食、生活习惯以及外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不同人发病年龄也
冠心病有哪些常规检查哪些项目
我们现在的科学比较发达,诊断疾病会有多种检查方式,所以可以有效的避免预防出生误诊的情况,那么冠心病到底有哪些检查项目呢,下面有请专家为我们详细的介绍一下冠心病的检查项目有哪些,希望我们以后到医院里面去做检查的时候会有一定的帮助。
02:35
冠心病应该如何用药
不同危险因素、不同危险分层、不同诊断类型的冠心病,药物是不相同的,因此建议大家如果诊断为冠心病,到心血管的专科门诊进行就诊,医生会根据冠心病的情况进行危险分层、诊断分级制定不同的冠心病的药物治疗,而且倡导的是个体化的治疗,不能够一概而论冠心病的用药的方案。根据自己的危险分层、诊断的分级、合并的危险因素的情况来选择是最适合自己的、最合理的药物方案。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统称,它可以分为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
02:33
冠心病的危害有哪些
冠心病的危害有很多,譬如降低生活质量,严重者威胁生命,因此冠心病的预防非常重要。心肌梗死具有极高的死亡率,还会导致多项严重的并发症,如心衰、恶性的心律失常、心脏破裂、栓塞、室壁瘤等。恶性的心律失常可以影响血液循环,形成致死性的心律失常,严重的患者可发生心源性猝死。冠心病的患者可以严重影响患者的活动耐受力。反复的心梗和长期的缺氧可以造成心脏的扩大、心肌变薄,影响心功能,最终出现心衰的症状。
冠心病怎么回事
冠心病就是冠状动脉狭窄导致的。当我们需氧量增加的时候,冠脉狭窄缺血以后,冠脉会痉挛,痉挛就加重了狭窄,斑块的破裂,都是导致冠心病的一个原因。急性心肌梗死的原因,我们可以表现出这几个点,第一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第二心绞痛,第三心肌梗死,第四缺血性心肌病,第五就猝死,现在就更叫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心绞痛,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在心肌梗死里面我们又分了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就是我们心脏的全程的坏死,那么就容易形成室壁瘤,容易心脏破裂而发生猝死。还有一种缺血性心肌病,病人是因为缺血而导致的心脏的扩大或者心肌的肥厚,这种情况下可能导致缺血的心肌病发生。第五点就是当病人猝死以后,我们回过头来才发现,这个病人的猝死的原因是由于心脏冠脉的供血不够。
语音时长 01:08

2020-01-02

54589次收听

02:19
冠心病吃什么水果
冠心病,多吃水果,能够补充大量维生素,对于什么类型的水果,没有特别要求。冠心病是中老年常见病,随着社会压力越来越大,社会环境、生存条件都在改变,年轻人工作压力、心理压力和社会压力比较大,冠心病呈年轻化趋势。对于冠心病,除了药物治疗、介入治疗等,生活方式改善也非常重要。生活方式改善,要注意饮食清淡,多吃蔬菜,没有糖尿病,血糖异常的,建议多吃水果,能够补充大量维生素,对人体代谢、营养心肌非常重要。
冠心病有哪些症状
我们如果了解到了冠心病的症状,就可以做到及时的发现这种疾病,不仅可以把疾病的危害降到最低,同时治疗上减少了难度,因此针对于冠心病的症状,我们还是非常有必要去了解的,那么到底患上了冠心病有哪些症状呢?一起来看一看吧。
冠心病发作时应该如何急救
冠心病发作急救措施为停止活动,到医院及时就诊。当出现急性心肌梗死时,症状程度很重,超过半小时时,应及时到医院急诊室或者呼救120、999。心绞痛的主要表现是在患者运动的时出现各种胸骨后、颈部、上腹部、还有下颌、牙齿等部位不舒不适,不适也有各种情况,最常见是压迫感、紧缩感或者酸胀感,第二种是疼痛或烧灼感。出现类似症状后,休息后三到五分钟可缓解,所以患者急救的措施就是停止活动,及时就医。发现症状后及时检查,明确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而选择不同治疗方案,这种情况相对较安全。但还有一种情况称为急性心肌梗死,当类似症状程度很重,超过半小时,应及时到医院急诊室或者呼救120、999,因为患者出现超过30分钟上述表现时,说明血管完全阻塞,患者有生命危险,此时需要在监护的迅速送到医院,单纯地急救措施靠个人很难完成,患者一旦出现心律失常必死无疑。
语音时长 01:36

2018-09-29

64596次收听

心绞痛发作怎么办
心绞痛突然发作,这个时候我们能想到的就是如何迅速缓解。一般的心绞痛发作,它都有诱因,比如说在活动和劳累的过程当中,病人一般都会有经验,那这时候就不要动了,然后迅速的让心情平静。比如说因为情绪激动引起,首先要去除这个诱因。第二就要用药物,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缓解比较可靠的药物就是硝酸甘油。如果还有阿司匹林就更好,所以一般来讲,用硝酸甘油和阿司匹林是比较有效的缓解心绞痛的办法。老百姓说的速效救心和丹参滴丸也可以起到一定作用。但是如果这两个中药不能起到作用的时候,那么硝酸甘油可能是更可靠的药物。
语音时长 01:18

2018-09-07

57108次收听

治病or致命?冠心病千万别吃错
冠心病患者应该选择哪些食物?不要选择哪些食物?参考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营养学会《心血管疾病营养处方专家共识2014》给出的原则,我整理了冠心病饮食宜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