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食物中毒进行抢救呢

食物中毒抢救需立即停止进食、催吐排毒,并补充电解质,严重者需就医洗胃或用药。关键步骤包括清除毒素、防止脱水、识别重症信号。
1.停止进食并催吐
发现食物中毒症状后,第一时间停止摄入可疑食物。神志清醒者可饮用500ml温盐水后用压舌板刺激舌根催吐,重复2-3次至胃内容物排空。注意昏迷患者禁止催吐,婴幼儿需采用拍背法。
2.补充体液防脱水
呕吐腹泻会导致电解质紊乱,每15分钟补充100ml口服补液盐(氯化钠3.5g+碳酸氢钠2.5g+氯化钾1.5g+葡萄糖20g兑水1L)。出现尿量减少、眼窝凹陷等脱水症状时,需静脉输注生理盐水。
3.药物对症处理
细菌性中毒可服用诺氟沙星胶囊(0.1g/次,3次/日)、蒙脱石散(3g/次,3次/日)吸附毒素。剧吐者肌注甲氧氯普胺10mg,痉挛性腹痛可用山莨菪碱片10mg舌下含服。
4.重症识别与送医
出现血便、持续高热39℃以上、意识模糊、24小时无尿等危险信号,需立即送急诊。医院会进行洗胃(清水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血液灌流,肉毒杆菌中毒需注射抗毒血清。
保留可疑食物样本和呕吐物送检,记录进食时间线。预防需做到生熟分开、海鲜彻底加热,夏季避免食用隔夜凉拌菜。家庭可常备口服补液盐和肠道吸附剂,但神志改变者禁止自行喂药。食物中毒抢救的黄金窗口期是2-6小时,及时干预可降低肝肾损伤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