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睾症是什么病,能治愈吗

隐睾症是睾丸未降入阴囊的先天性疾病,通过规范治疗多数可治愈。主要与遗传、激素异常、解剖结构异常等因素相关,治疗方法包括激素治疗、手术矫正和定期监测。
1. 遗传因素
约15%的隐睾患儿存在家族史,特定基因如INSL3、GREAT基因突变可能导致睾丸引带发育异常。建议有家族史者孕前进行遗传咨询,新生儿期重点检查睾丸位置。
2. 激素水平异常
母体HCG分泌不足或胎儿睾酮合成障碍会影响睾丸下降。临床常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治疗,标准方案为每次1000IU肌肉注射,每周2次,连续5周,有效率约20%。
3. 解剖结构异常
包括腹股沟管狭窄、精索血管过短等机械性障碍。腹腔镜手术是首选治疗方式,根据睾丸位置选择 Fowler-Stephens 手术(分两期进行)、睾丸固定术(单次完成)或自体移植术(精索血管吻合),6月龄至1岁为最佳手术时机。
4. 并发症预防
未治疗可能引发睾丸扭转(发生率10%)、不育(双侧隐睾不育率达60%)和恶变风险(比正常人高5-10倍)。术后需每半年复查超声和激素水平,青春期后每月自检睾丸硬度变化。
隐睾症治疗关键在于早期干预,1岁前完成治疗可最大限度保留生育功能。术后保持阴囊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3个月,选择宽松棉质内裤。成年患者应每年进行肿瘤标志物检查,生育前建议完成精液分析评估。规范管理的隐睾患者完全可以获得与正常人相近的生活质量和生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