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造影的副作用及其危害

脑血管造影是一种用于诊断脑血管疾病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但可能伴随副作用和危害,如过敏反应、肾功能损害、血管损伤等。为减少风险,需严格评估适应症,选择合适造影剂,并做好术后护理。
1. 过敏反应:部分患者对造影剂中的碘成分过敏,可能出现皮肤瘙痒、荨麻疹、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引发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为预防过敏反应,检查前需详细询问过敏史,必要时进行过敏试验。对高风险患者,可选用非离子型造影剂,并在检查前使用抗组胺药物或糖皮质激素。
2. 肾功能损害:造影剂可能对肾脏造成负担,尤其是肾功能不全患者。检查后可能出现血肌酐升高、尿量减少等症状。为保护肾功能,检查前需评估肾功能,必要时进行水化治疗。对高风险患者,可减少造影剂用量或选择对肾脏影响较小的造影剂。
3. 血管损伤:造影过程中,导管可能损伤血管壁,导致出血、血肿或假性动脉瘤。严重时可能引发血管破裂,危及生命。为减少血管损伤,操作需由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使用合适的导管和导丝。术后需密切观察穿刺部位,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4. 其他副作用:脑血管造影还可能引发头痛、恶心、呕吐等轻微不适,通常无需特殊处理,可自行缓解。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心律失常、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需立即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脑血管造影是一种有效的诊断手段,但需严格掌握适应症,充分评估风险,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检查后需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确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