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曲张是什么疾病,引起静脉曲张的原因

动脉曲张是静脉血管异常扩张和迂曲的疾病,主要因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导致血液淤积。常见原因包括遗传、久站久坐、妊娠、肥胖及深静脉血栓等。
1. 遗传因素
约30%患者有家族史,基因缺陷导致静脉壁薄弱或瓣膜结构异常。直系亲属患病者风险增加3倍,建议定期进行下肢静脉超声筛查。
2. 环境因素
长期站立或久坐职业如教师、护士易发病,重力使静脉压力持续增高。每小时活动5分钟可缓解,穿戴医用弹力袜能将静脉压力降低50%。
3. 生理变化
妊娠期子宫压迫髂静脉,激素水平变化使血管扩张。产后多数缓解,侧卧睡姿和抬腿运动有助于改善循环。肥胖者腹压增高同样加重下肢静脉负担,BMI超过30时风险上升40%。
4. 病理因素
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是严重诱因,血栓机化破坏瓣膜功能。静脉炎、肿瘤压迫也会导致回流障碍,需通过彩超或CT静脉造影确诊。
治疗方法分三类:
药物治疗:地奥司明改善静脉张力,七叶皂苷钠消肿,羟苯磺酸钙保护血管内皮。
手术治疗: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激光闭合术,泡沫硬化剂注射。微创手术恢复期仅需3天。
生活方式:游泳和骑自行车增强腓肠肌泵功能,饮食增加蓝莓、黑巧克力等富含花青素的食物。
静脉曲张早期干预可避免皮肤溃疡等并发症,下肢持续胀痛或色素沉着需血管外科就诊。控制体重、避免高温泡脚、穿戴二级压力弹力袜是有效的日常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