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肾脏移植术需要注意哪些

儿童肾脏移植术后需重点关注抗排斥反应管理、感染预防和长期随访监测。核心注意事项包括规范用药、定期复查、饮食调整及心理支持。
1. 抗排斥反应管理
术后需终身服用免疫抑制剂预防排斥反应,常用药物包括他克莫司、霉酚酸酯和糖皮质激素。用药需严格遵医嘱,定时定量服用,避免自行调整剂量。定期监测血药浓度,他克莫司谷浓度通常维持在5-10ng/ml。出现发热、尿量减少或移植肾区疼痛等排斥症状时需立即就医。
2. 感染防控措施
免疫抑制状态增加感染风险,术后3个月内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建议接种灭活疫苗,禁止使用活疫苗。每日监测体温,伤口护理需保持干燥清洁。常见感染部位包括肺部、泌尿系统和手术切口,出现咳嗽、尿频或伤口渗液应及时处理。预防性使用复方新诺明可降低肺孢子虫肺炎风险。
3. 营养与生活方式
术后初期采用低盐低脂饮食,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1.2-1.5g/kg/天。避免高钾食物如香蕉、橙汁,限制磷摄入以防骨质疏松。逐步恢复活动量,6周内避免剧烈运动,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锻炼。建立规律作息,保证每日饮水量2000ml左右,监测尿量和体重变化。
4. 长期随访监测
出院后第1个月每周复查,3个月后每月复查,稳定后每3-6个月随访。必查项目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和药物浓度检测。每年进行移植肾超声和骨密度检查。青春期患者需额外关注生长发育指标,免疫抑制剂可能影响身高发育。
儿童肾脏移植术后管理需要医疗团队与家庭密切配合。除医学干预外,需重视患儿心理适应,通过游戏治疗等方式缓解治疗焦虑。建立完整的健康档案,记录用药反应和生长发育数据,为过渡到成人移植门诊做好准备。长期存活率与依从性直接相关,家长应掌握基本护理技能并培养患儿自我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