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内分泌科

儿童甲减的症状与危害

| 1人回答 | 70次阅读

问题描述:
儿童甲减的症状与危害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刘长生
刘长生 浙医二院 副主任医师
儿童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疾病,主要症状包括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和代谢减慢,治疗需通过甲状腺激素替代疗法。甲减的病因可能涉及先天性甲状腺发育不良、遗传因素或碘摄入不足,及时诊断和治疗对儿童的健康至关重要。
1. 生长发育迟缓:甲减患儿身高和体重增长缓慢,骨骼发育延迟,表现为比同龄儿童矮小。甲状腺激素对骨骼生长和代谢有重要作用,缺乏时会导致生长板闭合延迟,影响最终身高。定期监测身高和体重,必要时进行骨龄评估,可帮助及时发现异常。
2. 智力低下:甲减会影响大脑发育,导致智力低下、学习困难和行为问题。甲状腺激素对神经系统的发育至关重要,缺乏时会影响神经元的分化和突触形成。早期诊断和及时补充甲状腺激素,可以最大程度减少对智力的影响,必要时进行神经发育评估和干预。
3. 代谢减慢:甲减患儿常表现为怕冷、皮肤干燥、便秘和食欲不振。甲状腺激素调节基础代谢率,缺乏时会导致代谢减慢,影响全身各系统的功能。保持均衡饮食,增加富含纤维的食物摄入,适当进行温和运动,有助于改善代谢症状。
4. 心血管系统影响:甲减可能导致心率减慢、血压降低和心脏功能减退。甲状腺激素对心血管系统有调节作用,缺乏时会影响心肌收缩力和血管张力。定期进行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检查,必要时使用药物调节心率和血压,可预防心血管并发症。
5. 内分泌系统紊乱:甲减可能影响其他内分泌腺体的功能,导致性发育延迟和月经紊乱。甲状腺激素与其他激素有相互作用,缺乏时会影响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功能。定期进行性激素水平检测,必要时进行内分泌治疗,可帮助维持内分泌系统的平衡。
6. 心理行为问题:甲减患儿可能出现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和多动症。甲状腺激素对情绪和行为有调节作用,缺乏时会影响神经递质的平衡。进行心理评估和行为干预,必要时使用药物调节情绪,可改善心理行为问题。
儿童甲减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预防长期并发症至关重要,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和日常表现,发现异常及时就医。通过甲状腺激素替代疗法和综合管理,可以有效改善症状,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血清泌乳素偏高的原因

血清泌乳素偏高可能由生理性因素、药物影响、垂体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肾功能不全等原因引起。 1、生理性因素:妊娠、哺乳、剧烈运动、情绪波动等生理状态可能导致血清泌乳素暂时性升高。这种情况通常无需特殊治疗,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如减少剧烈运动、保持情绪稳定,泌乳素水平可逐渐恢复正常。 2、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抗抑郁药如氟西汀、抗精神病药如利培酮、胃药如西咪替丁等可能干扰泌乳素分泌。若发现药物导致泌乳素升高,可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或更换药物。 3、垂体疾病:垂体瘤是导致泌乳素升高的常见病理性原因,尤其是泌乳素瘤。泌乳素瘤可能与基因突变、激素调节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月经紊乱、溢乳、性功能障碍等症状。治疗可采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溴隐亭、卡麦角林或手术切除肿瘤。 4、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导致下丘脑-垂体轴功能紊乱,进而引起泌乳素升高。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碘缺乏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乏力、体重增加、皮肤干燥等症状。治疗需补充甲状腺激素如左甲状腺素钠片。 5、肾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可能影响泌乳素的代谢和排泄,导致其水平升高。肾功能不全可能与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水肿、尿量减少、贫血等症状。治疗需针对原发病进行干预,如控制血压、血糖,必要时进行透析或肾移植。 饮食上可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6的食物如香蕉、鱼类,有助于调节泌乳素水平;适量运动如瑜伽、散步可缓解压力,改善内分泌功能;定期监测泌乳素水平,结合医生建议进行个性化护理。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