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垂里面长了个硬疙瘩一捏就疼怎么办

关键词: #疙瘩
关键词: #疙瘩
耳垂里面长硬疙瘩伴疼痛可能是皮脂腺囊肿、毛囊炎或淋巴结肿大导致,需根据具体病因采取热敷、药物或手术处理。常见原因包括细菌感染、皮脂堵塞或局部免疫反应,及时干预可避免恶化。
1. 皮脂腺囊肿
皮脂腺堵塞形成的囊肿是耳垂硬疙瘩的常见类型。囊肿内部积聚皮脂分泌物,继发细菌感染时会出现红肿疼痛。初期可每日用40℃左右温热毛巾外敷10分钟,促进分泌物排出。感染明显时需涂抹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或克林霉素凝胶,每日2次。囊肿较大或反复发作者需手术切除,包括传统切开引流、激光消融或微创穿刺抽吸。
2. 毛囊炎
耳垂毛囊细菌感染会形成红色硬结,触碰疼痛明显。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最常见,可局部涂抹碘伏消毒后外敷鱼石脂软膏。化脓性炎症需口服头孢氨苄胶囊,每日3次连续5天。保持耳部清洁,避免抓挠,女性需注意耳钉等饰品消毒,建议每周用酒精棉片擦拭耳钉扣。
3. 淋巴结肿大
耳垂周围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会形成可移动的硬结,多伴随咽喉或口腔炎症。触诊时有弹性感,按压疼痛明显。需治疗原发感染灶,如扁桃体炎患者可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漱口。局部可照射红外线理疗灯,每日15分钟促进淋巴循环。持续肿大超过2周需做超声检查排除结核或肿瘤。
日常护理应避免挤压疙瘩,睡觉时减少患侧受压。饮食减少辛辣刺激食物,增加猕猴桃、草莓等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摄入。耳垂硬疙瘩持续增大、破溃流脓或伴随发热时,需立即到耳鼻喉科就诊排查恶性肿瘤可能。多数良性病变通过规范处理可在1-2周内缓解,愈后保持局部清洁可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