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糜烂的症状有什么,如何治疗

宫颈糜烂是宫颈柱状上皮外移的生理现象,多数无需治疗,若伴随炎症需对症处理。常见症状包括异常分泌物、接触性出血,治疗需根据病因选择药物、物理疗法或手术。
1. 宫颈糜烂的症状表现
宫颈糜烂本身并非疾病,但可能伴随其他问题出现症状。白带增多是最常见表现,分泌物可能呈黄色或脓性。部分女性在同房后会有少量出血,称为接触性出血。腰骶部酸痛或下腹坠胀感可能提示合并盆腔炎症。少数人会有外阴瘙痒或排尿不适,这些症状往往与继发感染相关。
2. 需要就医的警示症状
持续出血超过月经量、非经期出血需警惕宫颈病变。恶臭分泌物伴发热可能提示急性感染。绝经后出血必须立即检查。这些情况需要做宫颈TCT和HPV筛查,排除宫颈癌前病变。
3. 药物治疗方案
合并细菌感染可用甲硝唑栓、保妇康栓等阴道栓剂。真菌感染选择克霉唑阴道片,每周1次连用2周。慢性炎症可口服抗宫炎片,配合苦参凝胶局部使用。药物治疗需完成整个疗程,避免复发。
4. 物理治疗方法
激光治疗适合面积较大的糜烂面,恢复期约2周。冷冻治疗痛苦较小,可能需2-3次操作。高频电刀环切术能同时做病理检查,适合生育后女性。物理治疗需避开月经期,术后2月禁止同房。
5. 日常护理要点
每天清水清洗外阴,避免灌洗阴道。选择纯棉内裤并高温消毒。同房使用避孕套减少刺激。经期勤换卫生巾,避免使用内置棉条。保持规律作息,每周3次有氧运动增强免疫力。
宫颈糜烂多数属于正常生理变化,定期妇科检查比过度治疗更重要。每年进行宫颈癌筛查,30岁以上建议加做HPV检测。出现异常症状及时就诊,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