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外剖腹产是什么?了解这种手术方式

妇产科编辑 医颗葡萄
44次浏览

关键词: #剖腹产 #手术

腹膜外剖腹产是一种不进入腹腔的剖宫产手术方式,通过分离膀胱子宫下段间隙直接取出胎儿。该术式主要有避免腹腔感染、减少肠粘连风险、缩短术后恢复时间、降低术后疼痛程度、适应特定产妇条件等优势。

1、避免腹腔感染:

传统剖宫产需切开腹膜进入腹腔,可能增加感染风险。腹膜外术式在膀胱子宫反折腹膜外操作,有效隔离产道分泌物与腹腔接触,尤其适合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等存在感染高危因素的产妇。术后抗生素使用周期可相应缩短。

2、减少肠粘连风险:

腹腔内手术易引发腹膜炎症反应导致肠管粘连。腹膜外操作完全避开了腹腔脏器干扰,显著降低术后肠梗阻发生率。对于有多次腹部手术史的产妇,该术式能避免原有粘连组织被破坏带来的并发症。

3、缩短恢复时间:

由于未扰动腹腔脏器,术后肠功能恢复更快,平均排气时间较传统术式提前6-8小时。产妇可更早进食和下床活动,住院周期通常缩短1-2天,有利于母婴早期建立哺乳和亲子互动。

4、减轻术后疼痛:

手术不刺激腹膜神经末梢,术后疼痛评分降低30%-40%。镇痛药物需求减少,特别适合对疼痛敏感或合并慢性疼痛疾病的产妇。但需注意膀胱区可能出现暂时性钝痛,与术中分离操作有关。

5、特定适应条件:

该术式要求胎儿体重适中且无紧急缺氧情况,需由经验丰富医师操作。禁忌证包括前置胎盘、子宫畸形、巨大儿等。术前需通过超声评估膀胱子宫间隙解剖条件,术中可能因分离困难转为常规剖宫产。

术后建议采取渐进式活动方式,从床上翻身到坐起分阶段进行,避免突然体位变化导致膀胱不适。饮食宜选择高蛋白、高纤维食物促进伤口愈合,同时保证每日2000毫升饮水量维持膀胱功能。可进行凯格尔运动强化盆底肌,但需待术后6周经医生评估后开始。哺乳时使用侧卧或橄榄球式抱姿减少腹部压力,定期观察切口愈合情况。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