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腺肌瘤和子宫肌瘤的区别

子宫腺肌瘤和子宫肌瘤是两种不同的子宫良性病变,主要区别在于发病机制、病理特征及临床表现。子宫腺肌瘤是子宫内膜异位至子宫肌层形成的病灶,而子宫肌瘤则是子宫平滑肌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的肿瘤。
1、发病机制:
子宫腺肌瘤属于内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侵入子宫肌层,伴随周围肌层细胞肥大和增生。子宫肌瘤的发病与雌激素水平过高、孕激素受体异常表达有关,属于激素依赖性肿瘤,不存在内膜组织异位现象。
2、病理特征:
子宫腺肌瘤病灶与周围肌层界限模糊,切面呈海绵状,可见陈旧性出血形成的巧克力样液体。子宫肌瘤多为圆形实质性肿块,与肌层分界清晰,切面呈漩涡状结构,质地硬韧,不存在出血性改变。
3、症状表现:
子宫腺肌瘤主要表现为继发性进行性加重的痛经,疼痛程度与月经周期同步,可能伴有经量增多。子宫肌瘤常见症状为月经量多、经期延长,较大肌瘤可能引起压迫症状如尿频、便秘,通常无周期性疼痛。
4、影像学表现:
超声检查中子宫腺肌瘤表现为肌层内边界不清的稍强回声区,可能伴有点状无回声。子宫肌瘤多显示为边界清晰的低回声团块,彩色多普勒可见周边环状血流信号。
5、治疗方案:
子宫腺肌瘤治疗以缓解疼痛为主,可选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子宫肌瘤根据症状可选择米非司酮等药物,或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动脉栓塞术等介入治疗。
建议患者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经期注意保暖。饮食方面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燕麦、芹菜,限制高脂肪食物摄入。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症状。定期妇科检查有助于监测病情变化,出现异常出血或疼痛加剧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