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褥期发热常见的原因是什么

产褥期发热可能由生殖系统感染、乳腺炎、泌尿系统感染、血栓性静脉炎、上呼吸道感染等原因引起。
分娩后子宫内膜创面未完全修复,细菌侵入可能引发子宫内膜炎,表现为发热伴下腹痛、恶露异味。需进行血常规及盆腔超声检查,确诊后需使用抗生素治疗,同时保持会阴清洁。
乳汁淤积合并细菌感染可导致乳腺炎,常见单侧乳房红肿热痛伴38.5℃以上高热。早期可通过排空乳汁、冷敷缓解,形成脓肿需切开引流。哺乳前后需清洁乳头。
导尿操作或产后排尿不畅易引发膀胱炎、肾盂肾炎,出现尿频尿急伴发热。需进行尿常规和尿培养检查,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建议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
产后血液高凝状态可能导致盆腔或下肢静脉血栓,出现弛张热伴局部压痛。需通过血管超声确诊,使用抗凝药物治疗,卧床时抬高患肢促进回流。
产后抵抗力下降易受病毒侵袭,表现为鼻塞咽痛等感冒症状伴低热。需注意与其他感染鉴别,通常对症处理即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产褥期出现发热应及时监测体温变化,保证每日摄入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豆制品,适量饮用红糖姜茶促进血液循环。保持居室温度24-26℃,每2小时开窗通风15分钟。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但避免剧烈活动。哺乳期用药需严格遵医嘱,出现持续高热或意识改变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