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慢性腹泻需要做肠镜吗 小儿慢性腹泻这些检查建议做

小儿慢性腹泻是否需肠镜需结合病情判断,常规建议优先完善粪便检查、血常规、过敏原检测、乳糖耐受试验及腹部超声等基础检查。
通过粪便常规、培养及寄生虫检测可明确感染性病因,如轮状病毒、细菌性痢疾或贾第鞭毛虫感染。若检出白细胞或隐血阳性,需警惕炎症性肠病可能。
血红蛋白降低提示贫血或慢性失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可能与过敏相关。C反应蛋白升高常反映肠道炎症活动度,为后续检查提供方向。
牛奶蛋白过敏是婴幼儿慢性腹泻常见原因,血清特异性IgE检测或皮肤点刺试验可辅助诊断。回避-激发试验是确诊金标准。
继发性乳糖不耐受在肠炎后高发,通过氢呼气试验或粪便还原糖测定可确诊。暂时改用无乳糖配方奶可验证治疗效果。
腹部超声能评估肠壁厚度、淋巴结肿大及肠套叠等结构异常。怀疑克罗恩病时需进行钡餐造影观察小肠病变。
肠镜检查通常作为最终排查手段,适用于持续便血、体重不增、疑似炎症性肠病等情况。日常需记录排便次数、性状及伴随症状,避免高糖高脂饮食,优先选择易消化的米粥、蒸苹果等过渡食物。母乳喂养母亲应排查饮食中的过敏原,配方奶喂养者可尝试深度水解蛋白奶粉。若腹泻超过4周或出现脱水、发热等警示症状,需及时复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