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腹泻如何饮食 感染性腹泻饮食遵循这几个原则

消化内科编辑 健康解读者
48次浏览

关键词: #腹泻 #感染 #腹泻饮食

感染腹泻期间饮食需遵循低渣、低脂、易消化原则,主要方法有少量多餐、补充电解质、选择低纤维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逐步恢复饮食。

1、少量多餐:

每日5-6餐减轻肠道负担,单次进食量控制在平日1/3至1/2。急性期优先选用米汤、藕粉等流质,症状缓解后过渡至软烂面条、馒头等半流质。进食速度宜慢,每口咀嚼20次以上。

2、补充电解质:

采用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每公斤体重补充50-100毫升。自制补液可用500毫升温水加1.75克食盐和10克白糖。避免饮用含糖饮料加重渗透性腹泻,鲜榨果汁需稀释后饮用。

3、低纤维食物:

选择去皮苹果、香蕉等低纤维水果,蔬菜以胡萝卜、南瓜等根茎类为主。急性期暂禁粗粮、豆类及菌菇等高纤维食物,恢复期逐渐添加膳食纤维至每日10克以下。

4、忌刺激性食物:

禁食辣椒、咖喱等辛辣调料,避免酒精、咖啡因等刺激性饮品。乳糖不耐受者暂停乳制品,可用无乳糖配方替代。油炸食品及肥肉等油腻食物会延缓肠道修复。

5、渐进式恢复:

症状缓解24小时后尝试添加蒸蛋、鱼肉等优质蛋白。恢复普通饮食需3-5天过渡期,优先引入低脂白肉再逐步增加红肉。每新增一种食物观察排便反应,出现腹痛腹胀需退回上一阶段。

腹泻期间每日饮水量应达2000毫升以上,可分次饮用温开水或淡茶。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避免煎炸烧烤。恢复期可适量补充益生菌制剂调节菌群,但需与抗生素间隔2小时服用。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血便、高热需及时就医,儿童及老年人需特别注意监测脱水指征。长期腹泻患者应检测乳糖耐受性及食物过敏原,必要时进行肠镜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