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针上面的盖掉了有危险吗

普外科编辑 医点就懂
20次浏览

关键词: #掉了

留置针保护盖脱落可能增加感染或导管移位风险,需立即处理。主要风险包括细菌侵入、导管污染、液体渗漏、针头移位及血栓形成。

1、细菌侵入:

保护盖缺失使留置针接口直接暴露于空气中,环境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可能通过穿刺部位或导管腔进入血液循环。临床需用无菌敷料覆盖暴露部位,并使用含碘伏溶液消毒周围皮肤。

2、导管污染:

未封闭的导管端口易接触床单、衣物等污染物,引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处理时应更换新的无菌肝素帽,连接前用75%酒精棉片擦拭接口至少15秒。

3、液体渗漏:

失去密封作用可能导致输注药物外渗,刺激性药物如化疗药可造成组织坏死。发现渗漏需停止输液,抬高肢体并局部冷敷,严重时需外科清创。

4、针头移位:

外力牵拉可能导致导管尖端脱出血管,造成药物输注到皮下组织。需固定导管近心端,通过回抽血液确认位置,必要时影像学定位。

5、血栓形成:

开放式导管末端易形成纤维蛋白鞘,增加导管相关性血栓风险。应定期用生理盐水冲管,出现上肢肿胀需超声排查深静脉血栓。

发现保护盖脱落应立即通知医护人员处理,避免自行触碰导管。日常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沐浴时用防水敷料保护。避免剧烈活动导致导管牵拉,睡眠时注意固定肢体。观察穿刺点有无红肿热痛,输液时关注液体滴速变化。建议每日检查导管固定情况,出现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需及时就医。通过规范护理可降低并发症风险,延长导管使用寿命。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