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兆性流产是什么症状怎么治疗

先兆性流产是指妊娠28周前出现阴道流血、下腹疼痛等流产征兆但宫颈口未开的妊娠状态,可通过卧床休息、黄体酮治疗、止血治疗、抗感染治疗、心理疏导等方式干预。先兆性流产可能与胚胎染色体异常、母体激素不足、生殖道感染、外伤刺激、精神压力过大等因素有关。
绝对卧床是基础干预措施,需避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减少腹部压力。采取侧卧位有助于改善子宫胎盘血流,每日卧床时间应超过20小时,期间避免久坐或突然体位变化。如厕等必要活动需动作缓慢,禁止提重物或长时间站立。
适用于黄体功能不足者,常用地屈孕酮片、黄体酮胶囊或黄体酮注射液。黄体酮能降低子宫平滑肌兴奋性,维持蜕膜组织稳定性。用药期间需监测孕酮水平变化,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头晕、乳房胀痛等反应,禁止擅自调整剂量。
对于阴道出血明显者,可选用肾上腺色腙片、氨甲环酸片等止血药物。严重出血需配合静脉输注止血芳酸注射液,同时监测血红蛋白变化。止血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与其他抗凝药物合用。
合并生殖道感染时需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洛胶囊等抗生素。用药前应进行阴道分泌物培养,明确感染病原体后针对性用药。禁止自行使用氟喹诺酮类等可能影响胎儿发育的药物。
焦虑情绪会加重子宫收缩,需通过专业心理咨询缓解压力。可采用正念减压疗法,家属应避免在患者面前讨论流产相关话题。每日保证7-8小时睡眠,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低剂量镇静药物。
出现先兆流产症状后应立即停止性生活,保持外阴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2次。饮食选择易消化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蒸蛋,适量补充维生素E和叶酸。监测体温和出血量变化,如出现发热或出血量超过月经量需急诊就医。治疗后需每周复查超声观察胚胎发育情况,稳定后仍需减少活动直至孕12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