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假性囊肿怎么形成的 形成胰腺假性囊肿的3原因简述

胰腺假性囊肿主要由胰腺炎、外伤及胰管梗阻三种原因引起,是胰腺周围组织包裹胰液积聚形成的囊性病变。
急性或慢性胰腺炎是胰腺假性囊肿最常见诱因。炎症导致胰腺组织坏死,胰液外渗刺激周围腹膜、网膜等组织形成纤维性包膜,包裹胰液形成囊肿。急性胰腺炎患者约10%-20%会继发假性囊肿,需通过禁食、胃肠减压及胰酶抑制剂等控制胰液分泌,囊肿直径超过6厘米或持续存在需穿刺引流。
胰腺受到钝性外力撞击或医源性损伤时,胰管破裂使胰液漏出至胰腺周围间隙。外伤后囊肿形成通常有1-4周潜伏期,可能伴随上腹压痛、淀粉酶升高等表现。早期可通过超声引导下穿刺引流,合并感染时需联合抗生素治疗。
胰管结石、肿瘤压迫或先天性狭窄导致胰液排出受阻,管内压力增高引发胰管破裂。此类囊肿多位于胰头部,常伴有黄疸、脂肪泻等胰功能不全症状。内镜下胰管支架置入术或外科胰肠吻合术可解除梗阻,囊肿较大时需联合外引流。
胰腺假性囊肿患者需长期低脂饮食,每日脂肪摄入控制在30克以下,避免刺激胰液分泌。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定期复查腹部超声监测囊肿变化。若出现持续腹痛、发热或体重骤降,提示可能并发感染或囊肿破裂,需立即就医。慢性胰腺炎患者应严格戒酒,补充胰酶制剂改善消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