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期有什么症状

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期症状主要表现为持续性干咳、低热乏力、胸痛胸闷、咽部不适及皮疹关节痛。症状发展通常呈现从呼吸道局部到全身性反应的特点。
感染后期常见刺激性干咳,夜间加重,可能持续3-4周。这与支原体破坏呼吸道纤毛上皮,导致气道高反应性有关。听诊可闻及散在干啰音,胸片显示肺纹理增粗。
体温多波动在37.5-38℃之间,伴随明显倦怠感。支原体释放的神经氨酸酶可引发全身炎症反应,造成体温调节中枢紊乱和能量代谢异常。
约30%患者出现胸骨后隐痛,深呼吸时加重。因病原体侵袭胸膜或继发支气管痉挛所致,需与心肌炎等并发症鉴别。
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引起异物感,可能伴声嘶。支原体可长期定植于咽部黏膜,产生局部免疫复合物沉积。
部分患者出现多形性红斑或游走性关节痛,属于感染后免疫反应。关节症状多见于膝关节和踝关节,通常不遗留永久性损伤。
恢复期应保持每日2000毫升饮水,选择百合银耳羹等润肺膳食;进行腹式呼吸训练每日2次,每次10分钟;避免接触冷空气及油烟刺激。若咳嗽持续超过1个月或出现咯血、呼吸困难需及时复查胸部CT,排除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等并发症。儿童患者需特别注意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呕吐,警惕支原体脑炎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