喘息性支气管肺炎如何治疗

喘息性支气管肺炎可通过抗感染治疗、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氧疗及支持治疗等方式治疗。喘息性支气管肺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过敏反应、气道高反应性及免疫功能低下等原因引起。
病毒感染引起的喘息性支气管肺炎可选用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细菌感染继发时需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呋辛等。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滥用抗生素导致耐药性。
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β2受体激动剂可通过雾化吸入快速缓解支气管痉挛。异丙托溴铵等抗胆碱能药物可协同改善气道阻塞。严重喘息发作时可联合使用静脉注射氨茶碱,需监测血药浓度防止不良反应。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能有效减轻气道炎症反应。重症患者需短期使用泼尼松等全身性糖皮质激素,疗程一般不超过7天。长期反复发作的慢性患者可考虑低剂量吸入激素维持治疗。
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需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维持氧分压在60mmHg以上。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可能需要无创通气支持。严重病例出现II型呼吸衰竭时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反复发作的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者可检测免疫球蛋白水平,必要时给予免疫调节剂如匹多莫德。过敏体质患者需进行过敏原筛查,避免接触尘螨、花粉等致敏物质。疫苗接种可预防呼吸道感染诱发急性发作。
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者日常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湿度维持在50%-60%。饮食宜清淡富含维生素,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诱发咳嗽。急性期后可通过腹式呼吸训练改善肺功能,逐步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增强体质。注意防寒保暖,流感季节避免到人群密集场所,定期随访肺功能检查。婴幼儿患者家长需掌握正确的拍背排痰手法,夜间抬高床头30度可减少胃食管反流诱发喘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