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不小心吞了牙齿怎么办

小孩子误吞牙齿通常无需特殊处理,可通过观察排便、调整饮食、补充水分、避免剧烈运动、就医检查等方式应对。误吞牙齿可能由乳牙自然脱落、进食不慎、牙齿松动未及时处理、玩耍时意外吞咽、牙齿疾病导致脱落等原因引起。
牙齿进入消化道后多数会随粪便排出,家长可在3天内检查孩子排便情况。牙齿一般会在24-72小时内排出体外,若超过5天未发现牙齿排出或孩子出现异常症状需及时就医。观察期间记录孩子进食与排便情况,避免使用泻药加速排泄。
误吞牙齿后建议给予流质或软质食物,如米粥、烂面条、蒸蛋等,避免食用坚硬、带刺或纤维粗大的食物。适当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南瓜、香蕉等促进肠道蠕动,但需控制单次进食量,每日可分5-6餐少量进食。
每日保证足够温水摄入,1-3岁儿童需800-1000毫升,3岁以上儿童1000-1500毫升。水分可润滑肠道帮助牙齿自然排出,避免饮用碳酸饮料或过冷过热液体。可适当给予温热的苹果汁、米汤等温和饮品。
误吞牙齿后应限制跑跳、翻滚等剧烈活动,防止牙齿在消化道内移动时造成黏膜损伤。建议选择拼图、绘画等静态活动,睡眠时保持右侧卧位有助于牙齿通过胃部幽门。如出现腹痛需立即停止所有活动。
若孩子出现持续腹痛、呕吐、发热或便血等症状,需急诊进行腹部X光检查确认牙齿位置。对于尖锐的恒牙或伴有消化道出血的情况,可能需通过内镜取出。就医时应携带脱落的同类牙齿供医生参考比对。
日常需培养孩子进食时细嚼慢咽的习惯,乳牙松动期避免食用粘性大的食物。定期检查儿童口腔状况,及时处理松动牙齿。可准备专用容器收集脱落的乳牙,减少误吞风险。保持饮食均衡,适当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促进恒牙健康发育,避免牙齿过早松动脱落。儿童活动区域应清除细小物品,玩耍时避免将玩具放入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