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内周界毛糙的中等不均回声团

宫腔内周界毛糙的中等不均回声团可能由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增生、妊娠残留物或子宫内膜癌等原因引起,需结合超声特征与病理检查明确诊断。
子宫内膜息肉是子宫内膜局部过度生长形成的良性病变,超声表现为宫腔内中等回声团块伴毛糙边缘。患者常出现异常子宫出血或不孕症状,可能与雌激素水平过高或慢性炎症刺激有关。确诊需宫腔镜下活检,小息肉可观察随访,较大息肉建议宫腔镜电切术。
子宫黏膜下肌瘤向宫腔方向生长,超声显示为边界不清的中等回声团块。患者多有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症状,可能与遗传因素和性激素水平异常相关。治疗根据症状选择药物抑制肌瘤生长或宫腔镜肌瘤切除术,巨大肌瘤需开腹手术。
子宫内膜增生表现为子宫内膜增厚伴结构紊乱,超声可见不均质回声团块。常见于无排卵性月经或长期雌激素刺激,患者多有月经紊乱症状。单纯性增生可采用孕激素治疗,复杂性增生需排除癌变后行子宫内膜切除术。
流产或分娩后妊娠组织残留可形成宫腔内混合回声团,边缘不规则。患者表现为持续阴道流血伴HCG水平异常,可能继发感染。治疗需超声引导下清宫术,合并感染者需配合抗生素治疗。
子宫内膜癌超声特征为宫腔内不均质团块伴浸润性边缘,好发于绝经后妇女。典型症状为绝经后出血,与长期雌激素暴露、肥胖等因素相关。确诊需分段诊刮病理检查,早期病例可行全子宫切除术,晚期需综合治疗。
发现宫腔内异常回声团需及时就医明确性质。日常注意观察月经变化,避免滥用雌激素类药物。保持外阴清洁预防感染,均衡饮食控制体重。适度运动改善盆腔血液循环,定期妇科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绝经后阴道出血需立即就诊,有生育需求者应咨询生殖专科医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