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心内膜炎会有哪些肾损害

心血管内科编辑 健康陪伴者
25次浏览

关键词: #心内膜炎 #感染

感染性心内膜炎可能引发免疫复合物性肾炎、肾梗死、肾脓肿、急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衰竭等肾损害。

1、免疫复合物性肾炎:

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血液中细菌抗原与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基底膜,激活补体系统导致炎症反应。临床表现为血尿、蛋白尿及轻度肾功能异常,病理可见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和免疫球蛋白沉积。

2、肾梗死:

心内膜赘生物脱落形成栓子阻塞肾动脉分支所致,突发腰腹部剧痛伴血尿为典型症状。CT可见楔形低密度梗死灶,严重者可导致肾皮质坏死,多见于二尖瓣受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病例。

3、肾脓肿:

细菌栓子经血行播散至肾实质形成化脓性病灶,常见于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感染。患者出现持续高热、腰部叩痛,超声显示肾脏局灶性液性暗区,脓液培养可检出病原菌。

4、急性肾小球肾炎:

与链球菌感染后免疫反应相关,表现为突发的眼睑浮肿、少尿和高血压。实验室检查可见补体C3水平下降,肾活检显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弥漫性增生,及时控制感染后多数可逆。

5、肾功能衰竭:

严重感染导致肾灌注不足或多种肾损害共同作用的结果,表现为进行性少尿、氮质血症和电解质紊乱。需血液净化治疗,死亡率高达30%,常见于合并糖尿病或原有慢性肾病的基础疾病患者。

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应严格控制每日钠盐摄入量低于3克,避免高钾食物如香蕉、橙子等以防电解质紊乱。建议进行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步行或游泳,运动强度以心率不超过(220-年龄)×60%为宜。监测每日尿量及体重变化,出现持续水肿或尿量减少需立即复查肾功能。保持每日饮水量1500-2000毫升,合并心功能不全者需根据出入量调整。注意口腔卫生和皮肤清洁,预防感染复发,术后患者需定期复查心脏超声和尿常规。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