磕到头了怎么判断有没有颅内出血

关键词: #出血
关键词: #出血
头部外伤后判断颅内出血需观察意识状态、头痛程度、呕吐特征、瞳孔变化及肢体活动情况。颅内出血的早期识别主要依赖神经系统症状监测,必要时需影像学检查确诊。
意识水平改变是颅内压增高的重要标志。受伤后出现短暂昏迷后清醒再昏迷的"中间清醒期",提示硬膜外血肿可能;持续加重的嗜睡或躁动可能反映脑挫裂伤伴出血。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下降2分以上需立即就医。
进行性加重的剧烈头痛伴恶心呕吐需警惕蛛网膜下腔出血。受伤后立即出现的局限性剧痛可能提示颅骨骨折,24小时内逐渐加重的胀痛常见于硬膜下血肿。普通头皮血肿的疼痛多在48小时内缓解。
喷射性呕吐伴视物模糊提示颅内压急剧升高。伤后反复呕吐且与进食无关时,需考虑后颅窝出血可能。儿童头部外伤后出现3次以上非喷射性呕吐也应就医排查。
双侧瞳孔不等大超过1毫米或对光反射迟钝,可能提示脑疝形成。单侧瞳孔散大固定常见于同侧硬膜外血肿,双侧瞳孔针尖样缩小需排除脑干出血。检查时需注意排除眼部直接外伤。
进行性加重的单侧肢体无力或抽搐可能反映对侧大脑半球出血。伤后立即出现的四肢瘫痪需考虑颈椎损伤,迟发性肢体功能障碍更倾向颅内血肿压迫。出现病理反射阳性提示神经功能受损。
头部外伤后24小时内应避免剧烈活动,保持环境安静,每2小时评估意识状态。饮食选择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避免摄入含咖啡因饮料。睡眠时垫高头部15-30度,注意观察夜间呼吸节律。伤后一周内避免乘坐飞机或前往高原地区,康复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促进脑循环。出现任何神经系统异常症状需立即前往急诊科就诊,必要时行头颅CT检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