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肾脏表现有哪些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肾脏表现主要有蛋白尿、血尿、肾功能异常、高血压及肾病综合征。肾脏受累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医学上称为狼疮性肾炎。
蛋白尿是狼疮性肾炎最常见的表现,尿液中出现大量泡沫且久置不散。这是由于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基底膜,导致滤过屏障受损,血浆蛋白漏出至尿液中。轻度蛋白尿可通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控制,重度需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
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提示肾小球毛细血管袢炎症损伤。红细胞通过受损的肾小球滤过膜进入尿液,常伴有红细胞管型。血尿程度与病理分型相关,III型及IV型狼疮肾炎更易出现显著血尿。
血清肌酐升高和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反映肾功能受损。急性期多由炎症反应导致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慢性期则与肾小球硬化和间质纤维化相关。肾功能急剧恶化需警惕新月体肾炎可能。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和水钠潴留共同导致血压升高。狼疮性肾炎患者中约50%会出现高血压,既是肾脏损害的结果,又可加速肾功能恶化。控制血压首选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
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度水肿和高脂血症。常见于V型膜性狼疮肾炎,因足细胞损伤导致选择性蛋白尿丧失。治疗需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或霉酚酸酯。
狼疮性肾炎患者需严格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食盐量不超过5克;优质蛋白饮食以鸡蛋、鱼肉为主,避免高嘌呤食物;适度进行太极拳、散步等低强度运动;定期监测血压和尿蛋白变化;避免日光暴晒和使用肾毒性药物;保持每日尿量1500毫升以上以促进代谢废物排出。出现水肿时应记录24小时尿量,睡眠时抬高下肢改善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