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烧伤的处理方法有哪些

关键词: #烧伤
关键词: #烧伤
化学烧伤可通过冲洗伤处、中和处理、清创消毒、药物涂抹、手术修复等方式处理。化学烧伤通常由强酸、强碱、有机溶剂等腐蚀性物质接触皮肤或黏膜引起。
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伤处15-30分钟,水流需保持中等压力。眼部烧伤需翻开眼睑冲洗,避免使用高压水流冲击眼球。冲洗可稀释化学物质浓度,降低组织损伤程度。
酸性烧伤可用5%碳酸氢钠溶液中和,碱性烧伤则用3%硼酸溶液处理。需注意中和剂可能产生热量造成二次伤害,使用前需确认化学物质性质,中和后仍需持续冲洗10分钟。
去除污染衣物后用无菌生理盐水二次清洁,水疱完整者保留疱皮,已破损水疱需剪除坏死表皮。使用聚维酮碘溶液消毒时避开黏膜部位,创面覆盖含银离子敷料预防感染。
浅度烧伤可涂抹磺胺嘧啶银乳膏,深度烧伤需联合使用生长因子凝胶。疼痛明显者可短期外用利多卡因软膏,伴有炎症反应时口服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
三度烧伤或面积超过5%者需行焦痂切开减压术,深度创面采用自体皮片移植或组织工程皮肤覆盖。关节功能部位烧伤后期可能需瘢痕松解术,面部烧伤建议早期整形外科干预。
化学烧伤后需保持创面干燥清洁,每日更换敷料时观察有无渗液增多或异味。恢复期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鱼类、蛋类及维生素C含量高的柑橘类水果,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康复阶段可进行温水浸泡促进血液循环。接触腐蚀性物质时应佩戴防护手套、护目镜等装备,工作场所需配备紧急冲淋装置。若出现发热、创面红肿热痛等感染征象,或烧伤涉及眼、生殖器等特殊部位,应立即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