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经常流鼻血是什么原因

老人经常流鼻血可能由鼻腔干燥、高血压、鼻腔炎症、凝血功能障碍、鼻腔肿瘤等原因引起。
老年人鼻腔黏膜萎缩、分泌功能减退,尤其在秋冬干燥季节或长期处于空调环境中,黏膜易干裂出血。建议使用生理盐水喷雾保持鼻腔湿润,室内放置加湿器维持空气湿度在50%-60%,避免用力擤鼻或抠挖鼻腔。
血压持续升高可能导致鼻腔细小血管破裂,出血常呈突发性且量较大。高血压可能与动脉硬化、盐分摄入过量等因素有关,通常伴随头晕、头痛等症状。需定期监测血压,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如硝苯地平、厄贝沙坦等。
慢性鼻炎、鼻窦炎等炎症会造成黏膜充血水肿,轻微刺激即可引发出血。炎症可能与过敏原刺激、病原体感染等因素有关,常伴有鼻塞、脓涕等症状。可短期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喷雾,合并感染时需抗生素治疗。
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阿司匹林,或患有肝硬化、血小板减少等疾病时,凝血机制异常会导致反复鼻出血。需检测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数等指标,必要时调整抗凝药物剂量或补充凝血因子。
良性血管瘤或恶性肿瘤侵蚀血管可能导致顽固性鼻出血,常为单侧反复出血伴鼻塞、面部麻木。需通过鼻内镜、CT等检查明确诊断,根据肿瘤性质选择手术切除或放射治疗。
老年鼻出血患者日常应保持饮食清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及维生素K的绿叶蔬菜,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控制室内温湿度,冬季外出可佩戴口罩减少冷空气刺激。若出血量较大呈喷射状或持续20分钟未止,需立即就医处理。建议每年进行鼻腔专科检查,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者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