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到了尿裤子程度怎么回事,怎么办

神经内科编辑 医路阳光
40次浏览

关键词: #精神病 #尿裤子

精神病患者出现尿裤子现象可能由疾病症状加重、药物副作用、认知功能障碍、自主神经紊乱、合并泌尿系统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药物治疗方案、行为干预训练、并发症处理、心理社会支持、生活护理等方式改善。

1、疾病症状加重:

精神分裂症等重性精神疾病进展期可能出现个人生活能力退化,患者可能因思维紊乱或行为退缩而忽略如厕需求。需由精神科医生评估病情调整抗精神病药物,如奥氮平、利培酮等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可改善阴性症状。

2、药物副作用:

部分抗胆碱能药物如氯丙嗪可能引起排尿困难或尿失禁,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也会影响膀胱功能。需监测用药后反应,必要时更换为喹硫平等副作用较小的药物。

3、认知功能障碍:

阿尔茨海默病等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可能出现排尿信号识别障碍。可通过定时如厕训练结合胆碱酯酶抑制剂多奈哌齐治疗,使用防漏尿护理裤等辅助用品。

4、自主神经紊乱:

长期精神紧张可能导致膀胱逼尿肌过度活动,表现为急迫性尿失禁。生物反馈训练联合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帕罗西汀可改善症状。

5、合并泌尿疾病:

需排查尿路感染前列腺增生等器质性疾病,老年患者尤其要注意糖尿病性膀胱病变。尿动力学检查可明确病因,针对性使用抗生素或α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

建议家属帮助患者建立规律排尿习惯,每2-3小时提醒如厕;选择易穿脱的衣物;保持会阴部清洁预防尿路感染;夜间可使用成人纸尿裤。饮食上限制晚餐后液体摄入,避免咖啡因等利尿物质。适当进行盆底肌训练,如缓慢收缩肛门动作每日3组,每组10次。若症状持续加重需精神科与泌尿科联合诊疗,排除脊髓病变等严重器质性疾病。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