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下边有个囊肿怎么回事,怎么办

牙齿下方出现囊肿可能由根尖周炎、牙源性角化囊肿、含牙囊肿、根尖肉芽肿或颌骨肿瘤等因素引起,可通过根管治疗、囊肿摘除术、病灶刮治术、药物辅助治疗或颌骨切除术等方式处理。
慢性根尖炎症导致局部组织液化形成根尖囊肿,患牙多有龋坏或充填史,叩诊呈钝痛,X线显示根尖区圆形透射影。需行根管治疗清除感染源,较大囊肿需配合外科引流。
来源于牙板残余的上皮组织,生长缓慢但易复发,X线表现为单房或多房透光区,边缘呈扇形。手术需彻底刮除囊壁,必要时辅以液氮冷冻降低复发率。
围绕未萌出牙冠形成的发育性囊肿,常见于下颌第三磨牙,囊腔内含牙冠。手术完整摘除囊肿并评估受累牙保留价值,阻生齿多需同期拔除。
慢性根尖周炎早期表现,为增生性炎性肉芽组织,X线显示边界模糊的小范围阴影。通过完善的根管治疗可使病变缩小,顽固性病例需行根尖切除术。
成釉细胞瘤、骨化纤维瘤等良性肿瘤可呈现囊性变,CT检查可见骨皮质膨胀或吸收。需病理确诊后选择刮治术或节段性切除术,恶性病变需扩大切除范围。
术后需保持口腔清洁,使用软毛牙刷避开术区,两周内避免咀嚼硬物。每日用生理盐水含漱3-4次,禁止吸烟饮酒。恢复期多摄入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豆腐,补充维生素C促进伤口愈合。定期复查拍摄X线观察骨修复情况,发现肿胀溢脓及时复诊。囊肿易复发者应每半年进行口腔影像学随访,妊娠期女性需告知医生调整复查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