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缩痛跟姨妈痛有什么区别

宫缩痛与姨妈痛在疼痛性质、持续时间、伴随症状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宫缩痛主要表现为间歇性下腹紧缩感,疼痛强度逐渐升级;姨妈痛多为持续性下腹坠胀或痉挛痛,常伴随经血排出。
宫缩痛由子宫平滑肌规律性收缩引起,目的是促进宫颈扩张和胎儿娩出,疼痛源自子宫缺血和神经牵拉。姨妈痛主要因前列腺素分泌增加导致子宫过度收缩,同时子宫内膜脱落引发炎症反应。
宫缩痛呈波浪式发作,初期间隔10-20分钟,临产时缩短至2-3分钟,疼痛从腰骶部向前腹放射。姨妈痛多为持续性钝痛,集中在耻骨上方,可能向大腿内侧扩散,经期第1-2天最剧烈。
宫缩痛常伴随见红、破水、宫颈变化等分娩征兆,严重时出现排便感。姨妈痛多合并乳房胀痛、头痛、腹泻等经前综合征,部分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自主神经症状。
宫缩痛持续至分娩结束,初产妇通常需要12-18小时。姨妈痛一般持续2-3天,少数可持续整个经期,使用暖宫贴或布洛芬等药物后可缓解。
异常宫缩痛可能与胎盘早剥、子宫破裂等产科急症有关。严重姨妈痛需警惕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等妇科疾病,可通过超声检查确诊。
建议经期女性避免生冷饮食,适量饮用姜茶缓解宫寒型痛经,经前期可进行盆底肌放松训练。孕妇出现规律宫缩应及时记录间隔时间,破水后需平卧就医。两类疼痛均需注意保暖,避免剧烈运动,疼痛持续加重或伴随异常出血时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