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况不适合做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适用于肾功能衰竭患者,但存在严重心血管疾病、活动性出血、低血压未纠正、严重感染及精神障碍无法配合等情况时不宜进行。
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或严重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血液透析可能加重心脏负荷。透析过程中体液快速清除易诱发心律失常甚至心源性休克,需先稳定心功能后再评估透析指征。
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或术后创面渗血时,透析使用的抗凝剂会增加出血风险。此类患者需采用无肝素透析或局部枸橼酸抗凝等特殊方案,出血控制前应暂缓常规透析。
收缩压持续低于90mmHg且对扩容治疗无反应者,透析时极易发生休克。需通过静脉补液、血管活性药物等措施提升血压至安全范围后方可考虑透析。
脓毒血症或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未控制时,透析可能促进病原体扩散。需先进行足量抗生素治疗,感染灶清除后再行透析,避免引发感染性休克。
躁狂发作、重度痴呆等无法配合治疗者,透析过程中肢体活动可能导致导管脱落或穿刺针移位。需通过镇静或临时深静脉置管等措施保障治疗安全。
存在透析禁忌症时应优先考虑腹膜透析或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等替代方案。日常需严格限制水分摄入(每日不超过1000毫升),控制高钾食物如香蕉、土豆的摄取,监测血压和体重变化。适当进行床边踝泵运动促进血液循环,保持导管穿刺部位清洁干燥,出现寒战高热或意识改变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