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镜做完后肚子疼怎么办

胃肠镜检查后腹痛可通过观察休息、热敷缓解、调整饮食、药物干预、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胃肠镜术后腹痛通常由检查刺激、气体残留、黏膜损伤、肠道痉挛、并发症等因素引起。
检查后轻微腹痛多为正常反应,与内镜机械刺激有关。建议卧床休息2-4小时,避免立即进食或剧烈活动。多数患者在排气后症状自行缓解,若疼痛持续超过6小时或加重需警惕。
气体残留引起的腹胀痛可用热水袋低温热敷腹部,温度控制在40℃以下,每次15-20分钟。热敷可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气,但禁止在活检部位或剧烈疼痛区域直接热敷。
术后2小时可少量饮用温水,6小时后进食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避免牛奶、豆浆等产气食物及辛辣刺激饮食3天。黏膜损伤患者需延长至1周半流质饮食,配合口服肠内营养剂。
痉挛性疼痛可遵医嘱使用山莨菪碱等解痉药,黏膜损伤者可服用铝碳酸镁等黏膜保护剂。出血风险患者需避免阿司匹林类药物,合并感染者需配合抗生素治疗。
出现持续绞痛、呕血、高热或腹膜刺激征时,需立即返院排查穿孔、出血等并发症。老年患者或原有消化道疾病者更易发生迟发性出血,术后72小时内应密切监测。
胃肠镜术后需保持24小时清淡饮食,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过程中优先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蒸蛋羹、烂面条等。可适当按摩腹部促进肠蠕动,但避免按压手术部位。术后3天内禁止吸烟饮酒及剧烈运动,保持大便通畅。若进行息肉切除等治疗性操作,需严格遵循医嘱卧床休息并复查。日常可补充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腹痛缓解后建议进行适度散步等低强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