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产手术后出现血肿正常吗

剖腹产手术后出现血肿属于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之一,需结合具体情况判断是否正常。血肿可能与术中止血不彻底、凝血功能异常、术后活动过早等因素有关,若血肿较小且无感染迹象,通常可自行吸收;若血肿持续增大或伴随发热、剧烈疼痛等症状,则需及时就医处理。
剖腹产术后血肿多发生于手术切口周围或盆腔内,轻微血肿表现为局部肿胀、轻微压痛,体温和血液检查指标无明显异常。此时可通过加压包扎、局部冷敷促进血管收缩,并遵医嘱使用头孢呋辛酯片预防感染,同时卧床休息减少活动。血肿吸收过程中可能出现皮肤淤青,属于正常现象。
当血肿范围超过5厘米、血红蛋白持续下降或出现波动性高热时,提示可能存在活动性出血或继发感染。这种情况需立即进行超声检查明确血肿位置,必要时行血肿清除术,并静脉输注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控制出血。糖尿病患者或术前存在贫血的产妇更易发生严重血肿,需加强术后监测。
术后应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提重物及剧烈运动,穿着宽松衣物减少摩擦。饮食上增加瘦肉、动物肝脏等富含铁和蛋白质的食物,促进造血功能恢复。若发现伤口渗液增多、疼痛加剧或出现发热症状,须立即联系主治医生评估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