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晕上长小疙瘩是什么原因

乳晕上长小疙瘩可能由蒙氏腺囊肿、毛囊炎、皮脂腺异位症、过敏反应、乳腺导管扩张症等原因引起。
乳晕部位的蒙氏腺体导管堵塞可形成无痛性小囊肿,表现为肤色或淡黄色半球形隆起。孕期及哺乳期因激素变化更易发生,通常无需特殊处理,若继发感染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菌药物。
乳晕周围毛囊细菌感染可形成红色丘疹,伴疼痛或脓头形成。多因汗液刺激、衣物摩擦或清洁不当导致,保持局部干燥清洁后可自行消退,严重者可遵医嘱外用抗菌药膏。
乳晕区皮脂腺异常增生形成针尖至粟粒大小的淡黄色丘疹,属于良性病变。青春期后因激素水平变化易发,一般无需治疗,避免抓挠刺激即可。
接触劣质内衣材质、沐浴露或护肤品可能引发过敏性皮炎,表现为乳晕区密集小丘疹伴瘙痒。需立即停用可疑致敏物,必要时口服抗组胺药物缓解症状。
乳腺导管分泌物淤积可导致乳晕区出现硬结或小疙瘩,可能伴随乳头溢液。常见于40岁以上女性,需通过乳腺超声检查确诊,轻度者可通过热敷缓解,严重者需手术处理。
建议选择纯棉透气内衣避免摩擦刺激,每日用温水清洁乳晕区域但避免过度搓洗。饮食注意减少高糖高脂摄入以调节皮脂分泌,适量补充维生素A、E有助于皮肤修复。若疙瘩持续增大、破溃或伴随乳头溢血、乳房皮肤橘皮样改变,需立即就诊排除恶性病变。哺乳期女性出现乳晕肿块伴发热需警惕乳腺炎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