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急性阑尾炎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急性阑尾炎的主要特征包括转移性右下腹痛、恶心呕吐、发热、腹部压痛及反跳痛、白细胞计数升高。
疼痛最初出现在上腹部或脐周,呈阵发性隐痛,6-8小时后逐渐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麦氏点附近,疼痛性质转为持续性钝痛或胀痛。这种典型的转移性腹痛是诊断的重要依据,约70%患者会出现该症状。
多数患者伴随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症状出现时间晚于腹痛,若呕吐频繁可能提示阑尾穿孔或腹膜炎等并发症发生。
早期可能出现低热(37.5-38.5℃),随着炎症发展体温可升至39℃以上。儿童及老年人发热表现可能不典型,但常伴有心率增快、乏力等全身炎症反应。
右下腹出现明显压痛,按压后突然抬手时疼痛加剧(反跳痛),伴有局部腹肌紧张。阑尾位置异常时压痛部位可能偏移至右腰部或盆腔,孕妇压痛点上移。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显著升高(>10×10⁹/L),中性粒细胞比例超过80%。严重感染者可能出现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水平上升,尿液检查主要用于鉴别泌尿系统疾病。
患者发病初期应禁食并采取半卧位,减少肠道蠕动。恢复期选择低渣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逐步过渡到稀粥、软面条。避免食用牛奶、豆类等产气食物及辛辣刺激性食物。术后康复阶段需早期下床活动预防肠粘连,三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日常注意饮食卫生,规律进食,出现持续腹痛或发热症状需及时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