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彩超能查出肝炎吗 做什么检查可知肝炎

肝胆彩超主要用于观察肝脏形态结构变化,对肝炎诊断特异性较低。确诊肝炎需结合肝功能检查、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肝脏弹性成像等综合评估。
肝胆彩超可发现肝脏肿大、脂肪变性等非特异性改变,但无法直接显示肝炎病毒或炎症程度。约60%慢性肝炎患者在彩超下仅表现为肝实质回声增粗,需结合其他检查明确诊断。
血清转氨酶(ALT/AST)升高是肝炎最敏感的指标,胆红素和蛋白指标可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急性肝炎ALT常超过正常值10倍以上,慢性肝炎则呈持续性轻度升高。
甲肝抗体IgM、乙肝两对半、丙肝抗体等检测能明确病毒性肝炎类型。乙肝患者需加测HBV-DNA载量,丙肝患者需检测HCV-RNA以判断病毒复制情况。
通过瞬时弹性成像技术(FibroScan)可量化评估肝纤维化程度,对慢性肝炎分期具有重要价值。硬度值≥7.4kPa提示显著纤维化,≥10.6kPa需警惕肝硬化。
肝穿刺活检是诊断肝炎的金标准,可明确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但属于有创操作,通常用于疑难病例或评估抗病毒治疗指征。
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与均衡饮食,限制高脂食物摄入,避免饮酒和肝毒性药物。建议肝炎高危人群每6-12个月复查肝功能,乙肝携带者需定期监测HBV-DNA和甲胎蛋白。出现乏力、黄疸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病毒性肝炎患者需严格遵医嘱进行抗病毒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