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初期症状有哪些 直肠癌初期3个症状真的难发现

直肠癌初期症状主要有排便习惯改变、便血、腹部不适。直肠癌早期症状隐匿,容易与痔疮等良性疾病混淆,需结合肠镜检查确诊。
早期直肠癌可能引起排便次数增多或减少,表现为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肿瘤刺激肠壁会导致里急后重感,即排便后仍有便意。这种改变持续超过两周需警惕,尤其伴有大便形状变细如铅笔状时。
肿瘤表面溃破可导致大便表面带血,血液多呈暗红色或果酱样。与痔疮鲜红色滴血不同,直肠癌便血常混有黏液,出血量可能逐渐增加。部分患者误认为痔疮出血而延误就诊。
肿瘤生长可能引起左下腹持续性隐痛或胀痛,进食后加重。疼痛多不剧烈,容易被误认为肠易激综合征。伴随症状包括不明原因体重下降、贫血乏力等全身表现。
建议40岁以上人群定期进行粪便隐血试验,高危人群每3-5年做一次肠镜检查。日常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保持适度运动,减少红肉及加工肉制品食用。出现上述症状持续两周以上应及时消化科就诊,肠镜检查是确诊直肠癌的金标准。早期发现可通过内镜下切除获得根治,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