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怎么办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可通过内镜下止血、药物治疗、三腔二囊管压迫、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等方式治疗,通常由肝硬化门脉高压、食管炎、凝血功能障碍、血管畸形和药物刺激等原因引起。
内镜下套扎术或硬化剂注射是首选止血方法。套扎术通过橡皮圈结扎曲张静脉,硬化剂注射可使血管纤维化。操作需在出血48小时内完成,术后需禁食24小时并监测生命体征。该方法止血成功率可达90%,但需警惕再出血风险。
常用生长抑素类似物如奥曲肽可降低门脉压力,血管加压素衍生物如特利加压素能收缩内脏血管。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可预防应激性溃疡。药物治疗需持续3-5天,需注意电解质紊乱和心血管副作用。
用于暂时控制大出血,通过食管囊和胃囊机械压迫止血。置管时间不超过24小时,需每8小时放气观察。该方法并发症率高,可能引起吸入性肺炎或食管坏死,仅作为过渡治疗手段。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通过建立肝内分流道降低门脉压力。适用于反复出血患者,可显著降低再出血率,但可能诱发肝性脑病。术后需长期抗凝并监测分流道通畅性。
门奇静脉断流术或分流术适用于内镜治疗失败者。断流术直接离断曲张静脉,分流术降低门脉压力。手术死亡率约10-15%,需严格评估肝功能储备,Child-PughC级患者禁忌手术。
患者应保持绝对卧床,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出血停止后逐步恢复流质饮食,选择低盐高蛋白易消化食物如米汤、藕粉、蒸蛋等。避免粗糙、过热或刺激性食物。戒酒并限制动物脂肪摄入。恢复期可进行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但需避免增加腹压的动作。定期复查胃镜监测静脉曲张程度,必要时行二级预防治疗。保持排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诱发再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