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结石手术后发炎怎么办

膀胱结石手术后发炎可通过抗感染治疗、保持导尿管通畅、增加液体摄入、疼痛管理和定期复查等方式处理。术后炎症通常与细菌感染、尿液滞留、手术创伤、免疫力下降和护理不当等因素有关。
术后发炎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致病菌包括大肠埃希菌和变形杆菌。医生可能开具广谱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或磷霉素,需严格遵医嘱完成疗程。发热或尿液浑浊时需及时告知医护人员调整用药方案。
术后留置导尿管易导致尿液滞留引发感染。需每日消毒尿道口,观察尿液颜色和流量,避免导管扭曲受压。导尿管一般留置3-5天,过早拔除可能引起尿潴留,延迟拔除则增加感染风险。
每日饮水2000-3000毫升可稀释尿液并冲刷尿道。建议分次饮用温开水、淡竹叶茶或玉米须茶,避免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充足尿量有助于排出炎性分泌物和微小残留结石。
膀胱痉挛和切口疼痛可能加重炎症反应。可采取热敷下腹部缓解肌肉痉挛,医生可能开具解痉药物如盐酸坦索罗辛。排尿灼痛时可使用碳酸氢钠片碱化尿液减轻刺激。
术后1周需复查尿常规和泌尿系超声,评估炎症控制情况。持续血尿、发热超过38.5℃或腰痛需急诊处理。3个月内每月复查1次,监测结石复发和膀胱功能恢复。
术后恢复期应保持清淡饮食,多食用冬瓜、薏仁等利尿食材,限制高草酸食物如菠菜豆腐。避免剧烈运动和久坐压迫伤口,可进行提肛训练增强膀胱功能。每日清洗会阴部并勤换内裤,性生活需术后1个月经医生评估后恢复。出现尿频尿急症状时可记录排尿日记帮助医生判断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