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的手术治疗原则有哪些

肿瘤科编辑 科普小医森
15次浏览

关键词: #结肠癌 #肠癌

结肠癌手术治疗原则主要包括肿瘤根治性切除、区域淋巴结清扫、保留器官功能、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以及围手术期综合管理。

1、肿瘤根治切除:

手术需保证切缘距肿瘤边缘至少5厘米,对进展期肿瘤需整块切除受累脏器。右半结肠癌需行右半结肠切除术,左半结肠癌需行左半结肠切除术,直肠癌根据位置选择低位前切除术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术中需遵循无瘤操作原则,避免肿瘤细胞播散。

2、淋巴结清扫:

标准术式要求清扫肿瘤引流区域的肠系膜淋巴结,至少检出12枚以上淋巴结以准确分期。对可疑转移的淋巴结需扩大清扫范围,第三站淋巴结转移需考虑联合脏器切除。淋巴结清扫程度直接影响术后辅助治疗方案选择。

3、功能保留:

在保证根治前提下尽量保留肛门括约肌功能,对低位直肠癌可考虑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保留自主神经可减少术后排尿及性功能障碍。对早期病灶可开展腹腔镜或机器人辅助手术,减少创伤并加速康复。

4、个体化方案:

需结合患者年龄、基础疾病、肿瘤分期及基因检测结果制定方案。高龄患者可选择姑息性造瘘,MSI-H型肿瘤对免疫治疗敏感可考虑新辅助治疗。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需行全结肠切除预防复发。

5、围手术期管理:

术前需进行营养风险评估和肠道准备,术后实施加速康复外科措施。包括早期肠内营养、多模式镇痛及预防性抗凝治疗。对造口患者需进行专业化护理指导,建立长期随访计划监测复发转移。

结肠癌术后需坚持高蛋白、低纤维饮食过渡,逐步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预防肠粘连。适量有氧运动可促进肠道功能恢复,但需避免增加腹压动作。定期复查肠镜监测吻合口情况及异时性肿瘤发生,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免疫功能重建。术后出现排便习惯改变或腹痛需及时就诊排除复发可能。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