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下裂的术后如何护理 尿道下裂四个护理技巧分享

尿道下裂术后护理主要包括伤口清洁、疼痛管理、导管护理、饮食调整和活动限制四个方面。
术后需保持手术部位干燥清洁,每日使用生理盐水或医生推荐的消毒液轻柔擦拭伤口周围皮肤。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擦拭时注意动作轻柔,防止缝线松动。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发现异常及时就医。术后2周内禁止盆浴,可采取擦浴方式清洁身体。
术后1-3天可能出现中度疼痛,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镇痛药物。避免服用阿司匹林类可能增加出血风险的药物。采用分散注意力法缓解患儿不适,如讲故事、玩玩具。疼痛持续加重或伴随发热需立即复诊。
妥善固定导尿管防止牵拉脱落,保持引流袋低于膀胱位置。每日记录尿量颜色,正常应为淡黄色清亮液体。发现血尿、絮状物或引流不畅时通知医护人员。导尿管通常留置7-10天,拔除前需进行膀胱训练。
术后6小时可饮少量温水,无呕吐反应后逐步过渡到流质饮食。多摄入高纤维食物如燕麦、香蕉预防便秘,每日饮水1500-2000ml稀释尿液。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控制高糖饮食减少尿液刺激。蛋白质摄入优先选择鱼肉、鸡蛋等易消化来源。
术后2周内避免剧烈运动,使用支被架保护手术区域免受碰撞。选择宽松棉质内裤减少摩擦,采用侧卧或仰卧交替姿势缓解局部压力。定期随访检查尿道愈合情况,术后1个月复查尿流率。建立规律排尿习惯,初期可能出现尿频尿急属正常现象。心理上给予患儿充分安抚,通过绘本等方式解释治疗过程,减轻焦虑情绪。注意观察排尿是否呈线状,发现尿线变细、分叉等异常及时返院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