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身体一直热乎乎的怎么回事

小孩身体一直热乎乎的可能由生理性体温调节未完善、环境温度过高、衣物过厚、活动量过大、感染性发热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节环境温度、减少衣物、补充水分、物理降温、药物退热等方式缓解。
婴幼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基础代谢率较高,正常体温可比成人高0.3-0.5℃。特别是新生儿皮下脂肪较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容易通过皮肤散热,表现为手脚温热但体温正常。这种情况无需特殊处理,保持室温22-24℃即可。
夏季高温或冬季暖气过强时,密闭空间温度超过28℃可能导致孩子持续体表发热。建议使用空调维持室温24-26℃,湿度50%-60%,避免直吹。婴儿床应远离暖气片和阳光直射处,每2小时开窗通风15分钟。
过度包裹会使热量无法散失,判断标准是孩子颈背部温热无汗为适宜。1岁以下婴儿可比成人多穿一件单衣,1岁以上儿童穿衣量与成人相当。纯棉衣物更利于吸汗透气,避免使用化纤材质。
哭闹、奔跑等剧烈活动后,肌肉产热增加会使体表温度升高0.5-1℃。建议运动后休息15-20分钟再测体温,及时补充淡盐水或稀释果汁。学龄前儿童每日活动应分3-4次进行,每次不超过1小时。
感染性疾病如幼儿急疹、疱疹性咽峡炎等病毒性感染常引起持续低热,体温多在37.5-38.5℃之间。细菌性感染如中耳炎、尿路感染可能伴随耳痛、排尿哭闹等症状。测量腋温超过37.3℃或出现精神萎靡需及时就医。
日常应注意观察孩子精神状态和进食情况,发热期间给予米汤、藕粉等易消化食物,避免高蛋白饮食加重代谢负担。保持每日饮水量每公斤体重50-80毫升,可适量饮用西瓜汁、梨汁等富含维生素C的果汁。体温正常后1周内避免剧烈运动,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恢复。定期测量体温建议使用电子体温计测量腋温,每天固定时间测量2次并记录变化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