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婴儿牙龈上有小白点是什么原因导致

一个月婴儿牙龈上的小白点可能由上皮珠残留、萌牙期表现、真菌感染、口腔黏膜损伤、先天性牙齿发育异常等原因引起。
新生儿牙龈常见米粒大小白色颗粒,医学称为上皮珠或马牙,是牙板上皮细胞退化不全形成的角化物。通常无需处理,2-3周内会自行脱落,禁止人为挑破以免感染。
少数婴儿出生时存在诞生牙或出生后1个月内萌出乳牙,表现为牙龈局部隆起伴白色牙尖。需口腔科检查确认,过早萌出的牙齿易松动脱落,可能需拔除防止误吸。
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鹅口疮可表现为牙龈白色伪膜,伴随哺乳困难、哭闹不安。需使用制霉菌素混悬液等抗真菌药物,哺乳器具需煮沸消毒。
喂养不当或外力摩擦可能导致牙龈黏膜破损形成白色溃疡,常伴局部红肿。保持口腔清洁,避免过硬奶嘴刺激,一般3-5天自愈。
极少见情况下可能是牙源性角化囊肿或牙瘤等发育异常,需通过X线检查确诊。若持续增大或影响进食,需手术切除治疗。
日常需用纱布蘸温水轻柔清洁婴儿口腔,哺乳后喂少量温水冲洗。观察小白点变化情况,若伴随拒食、发热、牙龈红肿渗血等症状应及时就诊。避免使用成人手指或粗糙物品触碰婴儿牙龈,定期更换消毒奶瓶奶嘴,保持喂养卫生可预防多数口腔问题。母乳喂养的母亲需注意乳头清洁,人工喂养者需控制奶液温度在40℃以下。